燕京。
电影局的会议室内烟雾缭绕。一场对《燃烧》及其导演陈汉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主位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端起桌上的茶缸,吹开浮沫,呷了一口浓茶。
他浑浊的目光扫向了身旁的男人。
“黄经理”,老者的声音沙哑而平稳,“《燃烧》是你们中影出品的,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黄经理听到问话,他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脸上充满了愤怒:“我也没想到这个陈汉居然这么胆大妄为!
现在的年轻人,拿了点成绩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简直是嚣张跋扈!
我向组织保证,对此事我毫不知情!我建议,必须从重、从严处理,以儆效尤!”
他这番义正词严的话,让会议室里的人纷纷点头。
“砰!”另一声拍桌子的响传来。
另一位老人沉着脸,环视一圈,“这里是电影局会议室,不是菜市场,都安静一点!”
全场瞬间鸦雀无声。
这位老者缓缓说道:“惩罚不是最终目的,让他得到教训,得到教育,才是目的。
我提议,封杀五年,让陈汉好好沉淀一下,反省一下。”
“五年?”黄经理心中欣喜,这不得找王忠磊加钱。
会议室出现其他人的声音。
“这也太重了吧?”
“是啊,一个刚拿了国际大奖的导演,五年……基本就毁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黄经理扫了一眼,好家伙,小声嘀咕的几乎全是北电出身的,这是在心疼自己的师弟了。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激烈商讨和博弈,最终,处罚决定被敲定下来——封杀三年。
听到这个结果,黄经理你心中叹了一口气。
三年也行,不长不短,也算给了王忠磊面子。
他快步走出会议室,径直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黑色商务车。
车内,王忠磊正悠闲地品着茶。
“搞定了”,黄经理言简意赅地说道,“三年。”
王忠磊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从皮包里拿出一个信封推了过去:“这次辛苦黄经理了,这里是五万块,一点小意思。
下次有机会,我们再合作。”
“王总客气了。”黄经理不动声色地收下信封。
看着黄经理下车远去的背影,王忠磊拿起手边的一份报纸,头版头条赫然是——《新锐导演陈汉凭<燃烧>荣获第5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
他的手指猛地用力,将报纸死死捏成一团,眼中闪过狠厉,自言自语道:“上次敢在那么多人面前让我出丑,我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
与此同时,一架从柏林飞来的航班平稳降落在燕京国际机场。
陈汉与《燃烧》剧组的众人走在廊桥上,夏羽、葛尤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获奖的喜悦。
“陈导,你这……”葛尤凑到陈汉身边,欲言又止,最终只化为一声叹息。
他深知这次《燃烧》送审版本和参赛版本不一致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陈汉脸上却带着从容的笑容,他拍了拍葛尤的肩膀,轻松地说:“葛大爷,放心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刚走出通道,就看到《英雄》剧组的张亿谋正在跟他们招手。
陈汉笑着走过去,和张亿谋导演等人简单寒暄了几句,随后一同向出口走去。
机场出口大厅,早已被黑压压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闪光灯如同白昼,快门声不绝于耳。《英雄》、《盲井》、《燃烧》三个剧组几乎同时抵达,场面一度有些混乱。
张亿谋和《盲井》的导演李洋都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被记者们重点关照的陈汉。
一个记者突破重围,将话筒几乎怼到了陈汉的脸上,尖锐地提问:“陈汉导演!
请问您对《燃烧》在柏林电影节放映的版本与国内送审版本存在差异一事,有什么解释吗?”
这个问题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陈汉。
葛尤在一旁急忙拉了拉陈汉的衣角,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千万不要冲动。
陈汉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对着那名记者,以及所有镜头,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不好意思,无可奉告。”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任何提问,拨开人群,径直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记者们见从他嘴里问不出什么,立刻调转枪口,开始围攻剧组的其他成员。
陈汉随手拦下一辆出租车,报上了自己出租屋的地址。
靠在后座上,他闭目养神,脑中却在盘算着那笔到账的版权收入——税后约170万美元。
在2003年的燕京,这笔钱足够买一套相当不错的房子了。
说干就干。
回到出租屋,陈汉戴上帽子和墨镜,简单伪装了一下,便再次下楼。
他溜达到不远处的“陈氏便利店”,父亲陈涛正唾沫横飞地跟一位老街坊聊着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