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堂内的论辩之声犹在耳畔,各种药性相生相克的推衍、对上古丹方的热烈争辩,仿佛为冰冷的现实涂抹上了一层虚幻的暖色。然而苏璃心中清楚,那基于残缺古籍和听雪楼“善意”提示的研究,如同在流沙之上筑塔,根基脆弱,前景未卜。
她怀揣着满腹心事,刚回到静心峰客院,一名璇玑宫主身边的近侍便已等候在外,手中捧着一个样式古朴、散发着淡淡松香气息的木匣。
“苏姑娘,宫主命我送来此物。是贵师门静心峰,通过宗门紧急传讯阵送达的。”近侍语气恭敬,将木匣递上。
师门来信?苏璃心中一动,连忙接过。木匣入手微沉,上面刻着静心峰独有的云纹,封口处是师尊玄玑真人的灵力印记。
屏退左右,关上房门,苏璃小心翼翼地解开封印,打开木匣。里面没有冗长的书信,只有一枚通体剔透、内里仿佛有云雾流转的青色玉简,以及一个巴掌大小、触手温润的紫檀木盒。
她先拿起玉简,将灵识沉入其中。
没有预想中的长篇大论,师尊玄玑真人的声音直接在她识海中响起,语调一如既往的平静淡然,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璃儿,南疆之事,为师已悉知。”
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
“世事如棋,局局新,亦局局险。汝之所遇,超乎寻常,非汝之过,亦非汝之幸,乃汝之缘法,亦汝之劫数。”
声音略微停顿,仿佛在给她消化的时间。
“百花宫璇玑道友,性情刚毅,胸有沟壑,然身处其位,顾虑良多,不可全然倚仗。宫中派系,人心各异,善加分辨,可借力,不可轻信。”
苏璃心中凛然,师尊虽远在万里之外,却对百花宫局势洞若观火。
“听雪楼,水深无垠,其网遍布天下,所求者大。与之交道,如履薄冰,可虚与委蛇,不可授之以柄。其所赠情报,真伪参半,需以己心为秤,慎之又慎。”
这与苏璃的判断不谋而合。
“至于汝之身世与能力…”玄玑真人的声音在这里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情绪,“天地之大,无奇不有。汝非池中之物,必有非凡之来历。然,来历为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汝之心向何处,道在何方。”
“莫因外界猜疑而自疑,莫因前路艰险而畏险。守住本心,明辨是非,善用汝能,行汝所当行之事即可。静心峰,永远是汝之后盾。”
话语虽简,却字字千钧,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苏璃连日来的焦虑与不安。师门没有追问,没有猜忌,只有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木盒之中,是为师早年游历时偶得的一件小玩意儿,名‘定魂珠’,并非什么厉害法宝,但于温养神魂、抵御外邪侵扰略有奇效,或可助汝一二。另有一枚‘万里遁空符’,乃保命之物,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南疆之水已浑,汝既身处漩涡,当如磐石,任他风急浪高,我自岿然。亦可如流水,因势利导,寻隙而行。凡事,谋定而后动。”
声音到此,渐渐消散。
玉简也随之化为点点晶莹的光芒,消散在空气中,不留痕迹。
苏璃握着那枚已经空无一物的玉简,久久不语,眼眶微微发热。师尊的信,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破局之法,却给了她最需要的东西——坚定的道心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她打开那个紫檀木盒。盒内铺着柔软的丝绸,上面静静躺着一枚鸽卵大小、色泽深紫、表面光滑无比、隐隐有氤氲之气流转的珠子,正是定魂珠。旁边还有一枚材质非金非玉、刻画着复杂空间符文的灵符,想必就是万里遁空符。
她将定魂珠握在手心,一股清凉温和的气息瞬间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滋养着因连日消耗而有些疲惫的灵识,连带着因叶知微警告而紧绷的神经,都舒缓了不少。这珠子,来得正是时候。
将两件宝物小心收好,苏璃推开房门。夕阳的余晖洒满小院,石磊正在吭哧吭哧地练习着盾击,赵晟在竹林旁擦拭着他的长剑,林小月则在小心翼翼地给一株有些蔫了的灵植浇水。
看到苏璃出来,三人都围了过来。
“苏师妹,师门来信说啥了?是不是叫咱们回去?”石磊嗓门依旧洪亮。
苏璃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轻松了些许的笑容:“师尊勉励我们,坚守本心,见机行事。”
她将玄玑真人的叮嘱简化后告知三人,略去了关于听雪楼和身世的具体评价,但那份支持之意表露无遗。
石磊一拍大腿:“我就说嘛!真人有眼光!俺老石就知道跟着苏师妹没错!”
赵晟眼中也闪过一丝暖意,微微颔首。
林小月则拍着胸口:“有真人的话,我就放心多了!”
师门的支持,如同给这个小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接下来的两天,苏璃一边利用定魂珠温养灵识,熟悉【心织】能力的各种应用,一边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丹堂的研究中,凭借其独特的感知,往往能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角度,虽然常遭传统派质疑,却也渐渐赢得了一部分务实派长老的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