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内,伤亡统计带来的沉重气氛尚未散去,但现实不容许他们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之中。血色黎明已然过去,白昼的光线虽然依旧带着寒意,却足够让他们开始冷静地、客观地评估昨夜那场殊死搏斗最终换来的成果。
江华强忍着身心巨大的疲惫和伤痛,与一连长、指导员老何再次围坐在那张简陋的木桌前。摊开的笔记本翻到了新的一页,上面不再是触目惊心的牺牲名单,而是需要理清的战果与后续。
“首先,最核心的目标,”江华用指节敲了敲桌面,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确认,“‘彼岸花’母体,确认已被彻底摧毁。我、小李、根生,都是亲眼所见。王磊同志安装的炸药,直接命中了其生物核心与能量节点。后续引发的连锁爆炸和地热井失控,更是将其存在的基础彻底湮灭。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连长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是用无数战友鲜血换来的、最根本的胜利果实。“山体的大规模崩塌和内部持续不断的爆炸余波,也印证了这一点。鬼子经营多年的这个魔窟,算是从物理上被连根拔起了。上级电报的确认,也佐证了我们的战果。”
“关于黑泽教授,”江华继续道,“在最后的混乱中,我未能确认其是否被爆炸吞噬。但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他身处核心区域附近,生还的可能性……极低。” 她没有把话说死,但语气中的倾向性很明显。那个疯狂的学者,大概率已经和他的“伟大造物”一同化为了灰烬。
“就算他侥幸没死,”指导员老何接口道,语气冷峻,“失去了基地和母体,他也不过是条丧家之犬,掀不起太大风浪了。关键是,‘彼岸花’这害人的东西,确实被我们捣毁了!”
这一点,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摧毁母体,根除这精神控制武器的源头,是此次“雷霆”行动最根本、也是必须达成的目标。从结果来看,他们成功了。
“那么,接下来是缴获和情报。”江华将目光投向一旁。那里放着几个从基地外围警戒哨所、以及支援部队在清理残敌时缴获的日军军用挎包和文件袋。由于核心区域的彻底毁灭,他们不可能再从那里获得任何实物,这些外围的零星缴获就显得尤为珍贵。
小李因为伤势和药物作用还在昏睡,负责通讯的战士(同时也兼任临时的情报整理员)小陈,将一个略显沉重的日军皮质文件袋放到桌子上。
“连长,江华同志,何指导员,”小陈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些被烧焦了边角、沾染了污渍的文件和几张照片,“这是我们从一个被炸死的鬼子中尉身上找到的,还有在基地外围一个被遗弃的指挥所里发现的零散资料。大部分是日文,需要时间破译,但有一些东西……很值得注意。”
他首先拿出几张黑白照片。照片有些模糊,但依然能辨认出是“母体之厅”内部早期的景象,显示着母体尚未完全成长时的状态,以及一些被关在培养槽中、表情痛苦扭曲的实验体。这些照片,是日军进行反人类实验的铁证。
接着,他又拿出几份文件。一份是基地的日常物资消耗清单,上面罗列着数量惊人的化学试剂、生物培养基和电力消耗,从侧面印证了这个基地的规模和研究强度。另一份则是一张简化版的基地结构草图,虽然不如他们之前获取的详细,但标注了几个关键的通风口和备用出口(其中一个正是他们逃生的那条路线),以及……一个用红笔特别圈出、标注着“特殊样本隔离库”的区域,位置就在他们经过的那个物资中转站附近!
“特殊样本隔离库……”江华盯着那个标注,眉头微蹙。如果他们当时有多余的时间和人力,或许能在那里找到更多关于“彼岸花”菌株,甚至是“样本S”(沈哲明)的原始资料。可惜,现在那里肯定已经随着山体崩塌而深埋地底了。
最后,小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小型的、带有密码锁的金属盒子,盒子表面有高温灼烧的痕迹,但结构基本完好。“这个是从那个鬼子中尉的贴身口袋里找到的,锁坏了,但我们设法撬开了。”
他打开盒子,里面没有文件,只有几卷用油纸包裹的微缩胶卷,以及一个比拇指稍大、如同黑曜石般光滑、却隐隐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不规则晶体碎片?
“这是……”所有人都被那个晶体碎片吸引了目光。它不像任何已知的矿物,握在手中能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温热和轻微的麻刺感,与之前基地内部那种“带电臭氧”的感觉有些类似,但更加内敛。
“不清楚是什么,”小陈摇摇头,“胶卷还没来得及冲洗,但这个碎片……感觉不像是地球上的东西。”他想起了昨晚林地里的怪物,语气有些不确定。
江华拿起那块晶体碎片,仔细端详。沈哲明曾经提到过,母体和“彼岸花”菌株可能连接着某种更古老、更非人的存在。这块碎片,是否与之有关?是否是“灰衣人”所警告的那些“非人之物”的残留物?它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日军中尉的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