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回:万象归元破桎梏 开脉十重定乾坤(上)
玄唐主世界,终南山深处。
距离那场席卷天下的“净心行动”已过去一段时日。《炼心咒》的普及,如同在亿万生灵的心神中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堤坝,虽偶有冥土侵蚀的“浪花”试图拍岸,却再难形成之前那般规模的恐慌浪潮。风行体系在道二的统筹与秦玉龙的直接管理下,运转愈发高效,诸界商贸网络在稳步扩张的同时,对各类“异常”的监控与应对也形成了标准化流程。道一专注于金机界攻伐传承的淬炼,凌厉的剑意隔着虚空都能隐隐感受到其进境。道三则如同最勤奋的勘探者与学者,巡弋于诸界之间,维护源种,记录法则异同,将无数见闻与感悟汇入本体的知识海洋。
一切,似乎都暂时步入了一种紧张却有序的轨道。
然而,坐镇长安唐王府的李之源(本体),心中却清晰无比地感知到那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冥土的沉寂,绝非退缩,更像是在积蓄力量,酝酿着更致命的攻势。百花之主通过特殊渠道传来的信息也表明,育灵界周边,那些被死亡与阴影笼罩的区域,活动迹象近期有所增加。
更大的风暴,正在未知的角落酝酿。
面对此等局面,个人武力的极致,便成了最终也是最可靠的定海神针。李之源深知,他如今的实力,凭借万象归元诀、周天星辰法、归一剑道以及三大化身,足以纵横当前已知的诸界,即便是冥土显露出的力量,也尚能应对。但,这还不够。
那横亘于感知之中,代表着此方天地极限的开脉第十重壁垒,如同苍穹之上的无形穹顶,限制着他,也限制着所有有志于攀登更高峰的生灵。不破开此桎梏,便无法真正超越这方天地的藩篱,无法拥有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超越当前认知的威胁的绝对实力,更无法实践他心中那以诸界为基,衍化无上大道的宏图。
“是时候了。”
这一日,李之源(本体)于书房中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决意。多年推演,诸般积累,分身各司其职,外部局势暂稳,所有条件都已指向同一个目标——突破开脉第十重!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将道二唤至身前。
“我将闭关,冲击第十重。”李之源言简意赅,“外界一应事务,由你总览,非倾覆之危,勿扰。”
道二沉稳颔首,他与本体思维同步,自然明了此举的重要性与时机:“本尊放心。风行诸界,有我。”
李之源点头,随即身影缓缓淡去,并非前往小壶天,而是直接出现在了终南山深处,那处与他道韵相连、布设有不知名多重道韵大阵的悟道之地。
此地云海翻腾,古松苍劲,山石之上还残留着他往日悟道、炼丹时留下的淡淡痕迹与道韵。选择此地而非小壶天,是因这里更贴近玄唐主世界本源,突破之时引动的天地法则反馈将更为直接与强烈,或许能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他盘膝坐于平日那方青岩之上,心神与整片山域融为一体。刹那间,终南山仿佛活了过来,地脉无声奔涌,山势凝聚其魂,那由他多次悟道自然形成的多重隐形大阵悄然运转,将这片区域与外界隔绝,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与天地紧密相连的绝佳道场。
闭关之初,李之源并未急于冲击那坚固的壁垒。他首先运转《周天星辰炼气法》,但见白日星现,无数微不可查却精纯无比的星辰之光穿透云层,无视时空距离,汇入他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滋养肉身,淬炼法力。其丹田之内,那由《万象归元诀》修炼出的归元法力,如同星云漩涡,缓缓旋转,散发出包容一切、熔炼万法的意蕴。
同时,他观想《不灭魂章》,识海之中魂灯高悬,灯焰稳定而璀璨,映照得神魂通透如琉璃,不起丝毫尘埃。而归一神碑剑道的剑意,则如一根定海神针,沉凝于意志核心,斩破一切虚妄与犹疑。
他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前所未有的巅峰。法力如浩瀚星海,奔腾不息;神魂如不灭灯焰,澄澈坚固;意志如归一剑意,一往无前。精气神三者高度统一,圆融无瑕,达到了自身修行以来的最完美境界。
此时,他才正式开始冲击那无形的枷锁。
“引!”
李之源心中低喝,将《周天星辰炼气法》运转到极致。这一次,不再是寻常接引星光,而是以其强横无匹的神念与初步触及本源的道境,直接沟通诸天星辰的本源之力!
“嗡——!”
终南山上空,风云突变!明明晴空万里,却仿佛有亿万星辰同时亮起,降下肉眼难见、却磅礴到难以想象的星辰伟力!这股力量不再是温和的星光,而是带着星辰本身的质量、意志与法则碎片的洪流,如同九天银河决堤,轰然灌入李之源体内!
若非有终南山自然形成的道韵大阵守护,光是这股力量溢散出的余波,就足以让方圆百里山河崩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