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再次投向静室方向,那紫玉丹瓶依旧静静地躺在寒玉台上。希望就在里面,但通往希望的道路,仍需步步为营,谨慎前行。他绝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让大哥承受任何不可预知的风险。
---
(第四节 完)
(第五节)
实验犬群的惊人变化,让李之源对【造化生灵丹】那化腐朽为神奇的磅礴药力有了更直观、也更谨慎的认知。极度稀释至数十桶水中的一丝丹屑,便能赋予凡犬近乎蜕凡的体魄与生机,这效果堪称逆天。然而,这离治愈大哥那涉及生命本源的先天残缺,还相距甚远,中间隔着一条需要以极大智慧和耐心去探索的、充满未知风险的鸿沟。
他没有急于进行下一步。而是命人将那几十条已然变得神骏非凡、精力过剩的“灵犬”单独圈养起来,持续观察,记录它们后续的生长情况、习性变化乃至寿命影响。这些数据,对于评估药力的长期效果和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随后,他开始了更精细的剂量探索。他重新取来新的玉碗和山泉水,这次,他用以道元凝聚的能量刃,从那枚被刮过一次的丹药上,刮取了比上次更细微、几乎如同意念感知般的一丝“丹气”,而非实体粉末。将这缕丹气融入清水中,再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从百倍、千倍到万倍不等。
他用这些不同浓度的药水,分别喂养了新找来的几批小动物,如兔子、山鸡、甚至是一些常见的昆虫。仔细观察着不同浓度下,这些生灵的反应。结果发现,即便稀释万倍,那药水依然能让小白兔变得格外灵动,毛发莹润,山鸡的羽毛更加艳丽夺目。而浓度稍高一些的,则效果更为显着,但一旦超过某个阈值,那些体型更小、承受能力更弱的生灵就会出现躁动不安、体温升高、甚至躯体微微膨胀的现象,虽然并未直接爆体,但也明显达到了承受极限。
“果然,药力之霸道,超乎想象。对大哥而言,即便是万倍稀释,其药力冲击恐怕也非同小可,更何况是需要作用于弥补先天缺失的本源……”李之源眉头深锁。大哥的身体就像一栋结构本身就有缺陷的精致屋舍,他需要的不是狂风暴雨般的重建,而是如同春雨润物般,一丝丝、一缕缕地修补那缺失的梁柱,重塑那断裂的根基。任何过于猛烈的外力,都可能让这栋屋舍彻底崩塌。
就在他潜心研究,几乎忘却外界时光流逝之时,一阵轻微的空间波动引起了他的注意。神识扫过,发现是程度终于结束了那场漫长的“虚空垂钓”,悠悠醒转过来。
程度伸了个懒腰,从吊椅上跳下,习惯性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嘴里还嘟囔着:“咦?今儿个这树……好像格外结实了点?这院子……咋感觉空阔了不少?”他挠着头,四下张望,终于后知后觉地发现了周围环境的剧变——树木高大粗壮了何止一圈,花园面积扩大了数倍,远处的围墙变得高耸入云,连天空都显得格外高远澄澈。
“哎呦喂!这是咋回事?俺就钓个鱼的功夫,家里遭了神仙了?”程度一脸懵圈,绕着那棵挂吊椅的古树转了好几圈,又跑到变得如同小湖泊般的池塘边看了看,最终确定,不是自己眼花,是真的天地大变样了!
他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李之源。在他简单的认知里,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普天之下除了他追随的这位王爷,绝无第二人选。
程度风风火火地跑到王府求见,却被守在门外的护卫告知,王爷正在静室闭关,吩咐不得打扰。程度虽然心急,但也知道轻重,只能在变得异常开阔的前院广场上踱来踱去,看着来来往往、面上都带着惊奇与兴奋神色的仆从护卫,听着他们低声议论着“王爷炼丹引动天象”、“世界变大了”、“百病全消”之类的只言片语,心里更是跟猫抓似的痒痒。
“炼丹?王爷又炼出啥神仙丹药了?怪不得这么大阵仗!”程度咂咂嘴,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胸脯,随即又有些失落,觉得自己错过了亲眼见证奇迹的时刻。
而此刻,皇宫之内,经过最初几天的混乱与调整,在皇帝李琰的强力手腕和风行体系(秦玉龙虽无官职,但可通过特定渠道与朝廷相关部门协调)的高效配合下,庞大的帝国机器已经开始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成长”。
新的疆域图在紧急勘测和绘制,虽然边界还在缓慢而稳定地向外拓展,但大致轮廓已然清晰。各级官府忙着重新丈量土地,划分行政区划,安抚因家园“扩大”而有些无所适从的百姓。军队则忙着熟悉新的地形,布防新的边界,虽然目前看来,外部威胁并未因疆域扩大而立刻增加,但未雨绸缪总是没错。
朝会上,群臣更是议论纷纷,无不将此次“天赐祥瑞”、“世界升格”归功于富昌王李之源。奏章如雪片般飞向皇帝的案头,有称颂李之源功盖千秋的,有建议借此机会大赦天下、改革税赋的,也有担忧疆域过大难以管理,建议加快驰道建设和人口迁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