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的锦城被一层温柔的光晕包裹。市中心的“云境轩”酒店门口,泊车员恭敬地为一辆黑色商务车和两辆家用轿车打开车门,75岁的江哲扶着72岁的妻子林晚星,缓缓走下车。江哲精神矍铄,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深蓝色的中山装熨帖笔挺,胸前别着的红色荣誉勋章在灯光下格外醒目——那是“全国性别教育先进个人”的奖章,三天前刚由省教育厅的领导亲自颁发给他,这份荣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是对他四十余年深耕性别教育的最高认可。林晚星穿着素雅的暗花旗袍,头发挽成整洁的发髻,鬓边别着一朵小小的珍珠花,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沉淀的温婉与从容。
“外公,外婆,慢点走!”清脆的少年音响起,18岁的陈志鹏快步上前,稳稳扶住江哲的另一侧胳膊。他身形挺拔,穿着白色衬衫,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刚参加完高考的他,特意推迟了和同学的旅行,赶来参加外公的庆祝宴。身后,44岁的大女儿江念初正帮林晚星整理披肩,她穿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气质干练却难掩眼底的激动;47岁的大女婿陈屿手里拎着两个精致的礼盒,一个装着给岳父的文房四宝,一个是给岳母的真丝围巾,脸上满是谦和的笑意。
12岁的陈语安和陈语宁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穿着同款的粉色连衣裙,像两只活泼的小蝴蝶,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时不时回头喊道:“外公,外婆,快点呀,包厢里好漂亮!”姐妹俩长得一模一样,只是语安嘴角有个小小的梨涡,语宁的眼睛更圆一些,此刻正好奇地探头探脑,对酒店里的一切都充满新鲜感。路过江逸晨身边时,两人齐声喊道:“舅舅好!”又对着苏晓甜甜一笑:“舅妈好!”
紧随其后的是二儿子江逸晨一家。38岁的江逸晨身着熨烫平整的休闲西装,却难掩一身军人的挺拔风骨——作为深圳特警部队第一支队的排长兼大队长,他早已立下终身从戎的誓言,要将一辈子奉献给特警事业,直至光荣退休;常年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眉宇间带着雷厉风行的锐气,而作为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他又在穿搭上透着细腻品味,身上的衣服正是自己设计的定制款;32岁的妻子苏晓抱着2岁的小儿子江景郉,小家伙穿着软糯的蓝色连体衣,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嘴里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可爱声音;7岁的大女儿江暖暖牵着妈妈的衣角,扎着羊角辫,手里紧紧攥着一幅画,那是她特意为爷爷画的获奖贺图,画面上是戴着奖章的爷爷和一群笑脸盈盈的小朋友,见到陈志鹏兄妹,立刻喊道:“哥哥,姐姐好!”
最后走来的是三女儿江念熙和丈夫周航。38岁的江念熙和姐姐江念初气质迥异,她穿着宽松的棉麻长裙,带着几分文艺气息,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正翻看着什么;46岁的周航身着深色西装,身形魁梧,眼神沉稳有力,作为部队的部长兼营长,他早已把军营当作终身归宿,决心扎根部队直至退休,身上自带军人的威严,此刻面对家人,却满是温和。7岁半的大儿子周庭萧牵着爸爸的手,背着一个小书包,里面装着他准备送给外公的手工贺卡,见到江哲和林晚星,立刻恭恭敬敬地喊道:“外公,外婆好!”;2岁两个月的小女儿周青禾被周航抱在怀里,穿着粉色的公主裙,手里抱着一个毛绒小熊,跟着哥哥的样子含糊地喊着“外公”“外婆”,又对着江逸晨和苏晓软软地叫了声“舅舅”“舅妈”,引得大家一阵轻笑。
“人都到齐啦,快进包厢!”江念初笑着招呼大家,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进提前预定好的“锦绣阁”包厢。包厢宽敞明亮,圆形的餐桌足以容纳十几个人,铺着雪白的桌布,中央摆放着一束清雅的白菊和几支红掌,寓意着高洁与喜庆。墙壁上的电子屏滚动着“恭喜江哲先生荣获全国性别教育先进个人”的红色字样,暖黄的灯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映得笑容格外真切。
“爸,妈,快坐主位。”江逸晨快步上前,动作干脆利落地拉开餐桌两端的椅子,军人的利落劲儿在细节处尽显。江哲扶着林晚星坐下,目光扫过满屋子的家人,从成年的儿女到活泼的孙辈,眼底满是难以言喻的欣慰。从三十多岁投身乡村教育,到五十岁牵头成立“性别平等教育促进会”,再到如今古稀之年仍奔波在公益一线,这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若没有家人的支持,他根本走不到今天。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立德树人使命的一生写照。
孩子们各自找位置坐下,陈志鹏主动帮大人们倒茶,动作沉稳有度;陈语安和陈语宁凑到江暖暖身边,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画;江景郉和周青禾被放在相邻的婴儿椅上,两个小家伙互不认生,伸出小手互相抓着玩;周庭萧则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拿出贺卡,放在江哲面前:“外公,这是我做的贺卡,祝您获奖快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