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夜风加剧,那股寒意愈发浓烈。
四名银蛇徽的阵法师立于屋顶。
青铜罗盘指针微颤,扫过巷道每一寸阴影。
林风伏在残梁之后,呼吸沉入丹田,元力如细流般缓缓循环,连心跳都压至最低频率。
他未动,也不敢动。
对方的探测范围覆盖整个街区,稍有气血波动,便会暴露。
他掌心贴着横木,指尖无声划动,在腐朽的表面留下三道浅痕。
这是给小石头的第二道指令:七日内不得靠近窝棚区,所有联络改为东墙老槐树根部交接。
瓦片轻响,其中一名阵法师转向这边,目光扫来。
林风立刻凝滞身形,混沌熔炉内能量沉降,如同深潭无波。
那人迟疑片刻,最终移开视线。
四人分立四角,布下微型侦测阵。
铜片反光与废桶构成三角锁定网,一旦有人穿越路径,便会触发隐秘传讯。
这不是临时清剿,而是系统性围困,意图将南区变成铁桶。
林风缓缓闭眼。
他知道,赫彪不会只靠监控等线索浮现。
下一步必是高压盘问,甚至株连逼供。
任何异常举动都会成为突破口。
现在,唯一的活路是彻底断联,转入潜修,稳固境界,等待破局时机。
他悄然退后,借倒塌屋脊掩护,一寸寸挪离屋顶。
落地时足尖点地,未激起半点尘埃。
随后贴墙疾行,绕开三条主巷,抵达窝棚背面的隐蔽夹道。
此处原是排污管破裂形成的塌陷带,常年无人涉足。
林风拨开锈铁皮,钻入内部狭缝。
空间仅容一人蜷缩,头顶是断裂的混凝土板,脚下是潮湿的碎石层。
他靠坐角落,取出怀中最后一瓶清心散,倒出半粒含于舌下。
药力缓缓化开,识海清明,但肾脉深处那股阴寒之气依旧盘踞,如毒蛇蛰伏。
那是吞噬“毒蛇”时残留的血气,虽已被混沌熔炉压制,却始终未能完全炼化。
每到子时前后,便有一丝刺骨寒意顺经脉游走,引发短暂幻听——耳边响起低语,仿佛有无数声音在催促他再度出手,吞噬更多生命。
他运转《虚空古经》第三重路线,引导元力自百会穴下沉,经脊柱直抵尾闾,再逆冲督脉,重点疏通肩胛旧伤处。
那里仍有滞涩感,像是被某种阴劲锁住经络。
每一次循环,都像用钝刀刮骨,缓慢而折磨。
半个时辰后,寒意稍退。
林风睁开眼,从怀中取出一枚暗沉玉简。
那是从“毒蛇”神魂碎片中剥离出的记忆载体,记载着《黑水劲》的部分运行路线。
他无法修炼此功,但可借鉴其结构逻辑,优化自身炼化之法。
识海中,玉简展开,一段气血流转图浮现。
起于涌泉,沉入地脉,再沿任脉上行,形成“沉渊引气”之势。
这种下沉式导引,恰好能压制躁动能量,避免混沌熔炉因负荷过重而失控。
他尝试将这段路径融入自身循环节奏。
元力不再一味冲刷经脉,而是先沉入足底,借地气稳住根基,再缓缓上提。
过程中,混沌熔炉内部能量分层更为清晰,杂质分离效率提升近两成。
有效。
林风继续推演,将“沉渊引气法”拆解为七段短循环,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区域。
每当阴寒之气试图反扑,便启动相应段落进行压制。
如此反复打磨,直至体内气息趋于平稳。
他并未察觉,掌心那团黑气已由翻滚转为静敛,如同被无形锁链束缚。
时间一日日过去。
第三日清晨,林风照例完成三轮循环,正欲调息巩固,忽觉耳畔微动。
远处传来极轻的敲击声。
三下,停两秒,再三下。
是小石头。
他在执行新暗号,确认安全状态。
林风未回应,也未露面。
他知道,此刻任何回应都是风险。
但他起身,从随身包裹中取出最后三株紫星草、两枚低阶兽核,以及一张折叠纸条,一同封入陶罐。
罐口用蜡密封,外裹油布,确保不渗水气。
当晚子时,他悄然潜行至东墙老槐树下,挖坑埋罐。
纸条上只写四字:“应急自用”。
他知道小石头会找到它,也知道这能维持人心不散。
第四日,张伯药铺前两名暗卫仍未撤离。
一人仍倚墙记录,笔尖沙沙作响。
另一人则频繁进出,似乎在采集药材样本。
林风判断,他们已在构建行为模型,通过比对日常出入规律,筛选异常个体。
他不能再冒险接近。
第五日,林风发现肾脉寒意大幅减弱。
连续五日以“沉渊引气法”疏导,终于将那股阴寒血气压缩至命门穴附近,形成稳定封印。
混沌熔炉运转更加顺畅,炼化效率提升的同时,精神污染回响几乎消失。
他开始尝试将《黑水劲》片段中的“断流截脉”技巧反向解析,用于增强能量剥离精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