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的局势,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愈发汹涌。
蜀军在陈式、吴懿的指挥下,稳步推进,已基本扫清天水郡外围,兵锋直指郡治冀城。郭淮派出的袭扰部队虽造成了一些麻烦,却无法扭转大局。陇西羌胡归附者日众,蜀军声势一时无两。
然而,就在陈式、吴懿摩拳擦掌,准备围攻冀城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从前线传来——魏国陇西太守游楚,并非如预想般困守孤城,而是暗中联络了陇西实力最强的烧当羌部落,许以重利,说动其出兵袭击蜀军侧后!
烧当羌酋长迷当大王,麾下有能征惯战之羌骑数千,向来摇摆于魏蜀之间。游楚精准地把握了迷当对蜀军势力扩张的担忧,成功将其拉拢。
这一日,蜀军前锋正于冀城外围安营,忽闻后方烟尘大作,蹄声如雷。迷当大王亲率三千羌骑,如狂风般席卷而至,直扑蜀军粮草囤积之地!
陈式、吴懿闻变大惊,急忙分兵救援。然而羌骑来去如风,剽悍异常,蜀军步卒难以追击,粮道被断,后路受扰,围攻冀城的计划顿时受挫。
“可恶!这游楚竟如此狡诈!”陈式气得捶胸顿足,肩伤险些复发。
吴懿相对冷静:“将军息怒。羌骑虽猛,然利在速战,不利久持。我等当稳住阵脚,深沟高垒,保护粮道,再图良策。同时,需急报丞相,请示方略。”
祁山大营中,诸葛亮接到军报,眉头微蹙。他料到郭淮会有反制,却未想游楚竟能说动迷当大王。
“迷当……此人贪利而无信,游楚能许之,我亦能许之。”诸葛亮沉吟片刻,对马良道,“季常,你即刻选派能言善辩之心腹,携重金珍宝,秘密前往烧当羌部落,面见迷当。告知其,若肯助我,所得赏赐,十倍于游楚所许!且我大汉可表奏其为归义羌王,永镇陇西!若其执迷不悟,待我平定陇右,必兴兵讨之,绝不姑息!”
马良领命:“良明白,恩威并施,方可动摇其心。”
诸葛亮点点头,又补充道:“同时传令陈式、吴懿,暂停对冀城的强攻,转而清扫周边,巩固已占之地。待羌事解决,再攻冀城不迟。”
陇右的战局,因烧当羌的介入,再次变得微妙而复杂起来。
荆南,江陵。
东西两线及海上的捷报陆续传来,都督赵云脸上并未见太多喜色,反而更加沉静。他深知,胜利固然可喜,但越是此时,越要保持清醒,尤其是作为维系全局稳定的荆州支柱。
公子陈砥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协助赵云处理大量日常事务,其沉稳老练,令赵云麾下诸将都暗自称赞。
“师父,江淮水战告捷,海上东鯷亦站稳脚跟,是否意味着我军全面优势已确立?”陈砥在整理军报时问道。
赵云放下手中的各地粮草调度文书,微微摇头:“砥儿,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胜,不可骄矜。你看陇右,诸葛亮何等人物,亦受挫于羌胡之变。我江东虽连战连捷,然国力、人口、底蕴,与据有中原的曹魏相比,仍有差距。司马懿、满宠皆非易与之辈,必在积蓄力量,寻机反扑。”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荆州漫长的防线:“我军战线绵延数千里,江淮、海上、荆南,处处需兵,处处需粮。此正如一人张五指御敌,虽指尖锋利,然力量分散。曹魏则如握拳,虽暂处守势,然力量集中。一旦其窥得我破绽,勐力一击,则危矣。”
陈砥神色肃然:“师父之意是,我等更需谨慎,确保荆州万无一失,成为主公最可靠的后盾,使其无后顾之忧?”
“正是。”赵云颔首,“不仅如此,我等还需居安思危。传令下去,各郡兵备操练不可松懈,江防、城防需定期检修。另,加大与五溪蛮等部的互市力度,以固后方。唯有我等这里稳如磐石,主公与文长、伯言他们,才能放心在前方开拓!”
“徒儿明白了!”陈砥深深一揖,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他不仅学到了如何治军理政,更学到了身为一方统帅应有的全局眼光与沉稳心态。
东西烽火连天,海上惊涛拍岸。江东这艘巨舰,在劈波斩浪的同时,亦深知暗礁潜流之险。而如赵云这般的中流砥柱,正是确保巨舰不倾、航向不偏的关键所在。惊澜虽起,砥柱犹坚。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魏砥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