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抑扬顿挫的诵读声在学堂内回荡,学子们摇头晃脑沉浸于圣贤之道。
唯有冯疏影,看似专注地盯着摊开的《论语》,纤长的手指不时悄悄捻动书页下的册角。
那本薄薄的《雷峰塔》话本,占据了她全部思绪。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蝇头小楷,心绪早已飞到了杭城西湖。千年白蛇化作绝代佳人,于断桥边巧遇前世恩人……
这般绮丽奇幻的想象,与她平日里接触的之乎者也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几句“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的歌谣,更是在她脑中萦绕不去,平添了几分缥缈仙气。
当读到白素贞施法降雨,与许仙同舟共渡,借伞定情时,她的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流露出少女特有的憧憬。
可话本到此,竟戛然而止——许仙归家后害了相思病,后续如何,却再无只字片语。
“岂有此理……”冯疏影几乎要脱口而出,幸而及时收声。她心下犹如被猫爪轻挠,迫切想知道那白蛇与许仙后来如何了?伞可还了?情又如何续?
这般不上不下地吊着,真真难受得紧。
她悄悄抬眼飞快地瞥了一眼斜后方的苏文。只见那罪魁祸首正一手支颐,另一手指尖闲闲地转着笔,不知神游何处,全然不似能写出这般缠绵故事的才情之人。
“他莫非是故意的?”冯疏影眉中闪出一抹怒色,“只给半册,吊人胃口。”
纠结片刻,她终是按捺不住。趁夫子端起茶杯轻啜的时候,她迅速扯下一小条纸页,提笔蘸墨,以那手极秀丽的簪花小楷写下三个字:
“下面呢?”
将纸条揉成一团,捏在掌心,估摸着夫子的视线方向,纤指一弹。那小小的纸团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落在了苏文的布鞋旁。
苏文似乎怔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俯身,将纸团拾起。展开看到那三个字时,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抬眼正好对上冯疏影偷偷回望的目光。
那双清亮如星辰的眸子,此刻少了平日的清冷和疏离,多了几分急切与好奇,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冯疏影见他望来,立刻做贼心虚地扭回头,只管死死盯着眼前的《论语》,心跳如鹿撞。
苏文不慌不忙地铺开一张新纸,提笔沉吟。他自然知道“下面”的内容,白蛇传的故事在他脑中早已滚瓜烂熟。
但这“稿费”,可不能轻易付清。
微微一笑,提笔在纸上回了一行字,再次将纸团揉起,趁夫子摇头晃脑沉浸于经义时,手腕一抖,纸团便稳稳地落回了冯疏影的案几之下。
冯疏影心头一跳,强作镇定地用袖子掩住,悄悄在桌下展开。
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
“日后再说。”
“可恶,竟敢钓我胃口!”冯疏影有种被戏弄了的感觉,绝美的脸蛋上涌现出一股怒意,“只给上册不给下册,他明显是故意!”
二人互传纸条没有被夫子发现,身边的同学却很容易就看见了。人群暗自诧异:前日二人还是对头,怎么今日就开始互传纸条了?
尤其是冯疏影的几个族弟更加惊诧:冯大小姐平日里高傲惯了,还压根儿瞧不起苏文,今天居然对其另眼相看?
这转变也太突然了吧。
应该是前日打破了他的头心怀歉疚,关心一下他的伤势吧。
一定是的。
冯氏族学一共有十五名学子,其中有六位是冯氏家族子弟,都姓冯。五个外戚就不姓冯了,剩下四个包括苏文是外人。
苏文属于寒门,另外三个出身当地商户。
……
“苏锦绣,赶快把下文交出来!”好不容易等到中午放学,冯疏影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苏文面前,伸手向他索要。
因为苏文给她的内容很少,几分钟就看完了,剩下的时间她都在煎熬中度过。
“下文嘛,你暂时还看不到。”苏文语气平静,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册话本是我从一位天桥说书人那里得来的,只得了第一集。”
“你赶快去向他把第二集要来!”冯疏影吩咐道。
“想要下面的内容需得付一些银子才行。须知话本是说书人的说唱底本,是他吃饭的家伙,怎会平白无故给我?”苏文道。
“别那么多废话,你需要多少银子才能把下面的话本弄来?”冯疏影很不耐烦。
“起码要五两。”苏文眼珠乱转,在思考该收她多少银子合适,想了一会儿之后说了一个数。
“不就五两银子吗,多大点事儿?切!”冯疏影极其不屑,从怀里掏出一个银锭扔给他,“你去把下面的册子给我弄来,现在就去。”
“大小……疏影兄,下午还有课……”苏文面露为难之色。
想看下集哪有那么容易,我这个作者写书不用花时间和精力的吗?
苏文就是要吊着她,让她饱受等待更新的煎熬。
想看早点下集,必须花钱催更!
“就你这连考三次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学问,下午上不上课有什么关系?”冯疏影一脸嘲弄,“而且就算你下午不在夫子也不会责罚你,因为夫子已经彻底放弃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