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三日后你就可以去冯氏学堂上学了,这是为父花了千两银子,托了好几层关系才给你谋来的上学机会。”赵孟朝对女儿说道,“虽然身为女子你将来不能参加科举,但可以学习一些诗书礼仪,将来才能嫁一个好人家。”
“多谢父亲。”赵有容眼中闪出惊喜的光芒。
“在学堂里,你要重点观察那些有前途的世家学子。只有你嫁给有前途的读书人,我们赵家将来才有出头的机会。”
“女儿知道了。”赵有容懂事的点点头。
古代商户地位低是祖祖辈辈都低,不能穿丝绸不能参加科举。唯一的翻身机会就是和读书人联姻,从而改变阶层。
赵有容身上,可以说是承载着赵家的希望。
赵孟朝费尽心思让女儿进学堂,说白了就是给她提供一个能结识有才华、有家世的读书人的机会,钓一个金龟婿改变家族命运。
古代的女子并非完全不能读书,不能读书的只是平民子弟。
一些有钱人家、官宦的女儿还是能读书的,更有钱的甚至能把私塾先生请到家里来教。
古代女子想要嫁一个好人家,需要有琴棋书画这些加分项。
而这些才能都需要觅良师学习。
……
走出赵府那压抑的高墙,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苏文停下脚步,回头望向那“鸿禧临门”的匾额,对身旁失魂落魄的姐姐轻声道:“阿姐,相信我。从今天起,我们失去的,都会以更好的方式回来。”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里面燃烧着的,是苏清怡从未见过的光。
苏清怡突然觉得弟弟的做法有些洒脱,自己以后不用再像刚才那样在赵家人面前低声下气了。
父亲是举人自己的身份比赵家高,自己以后还可以不拿正眼瞧他们。
其实她不愿意解除弟弟和赵家婚约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如果弟弟将来一直考不上功名,至少还能有个老婆。
不至于打一辈子光棍,还能给苏家开枝散叶。
就算将来在赵家受点气,总比在外面忍饥挨饿的好。
而现在苏文把婚约解除了,一切都化为泡影。
“只是,只是……你参加院试的盘缠……”苏清怡满脸担忧。
“盘缠的事情我自己想办法。”苏文道。
目光扫过街边售卖的各色物品——粗糙的糕点、浑浊的米酒、样式单一的布匹。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数个改良方案,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
前世他能白手起家,如今坐拥中华千年智慧宝库,若被这区区几两银子难倒,岂非笑话?
祖国有千年的璀璨诗词文化。
恰好自己穿越的古代,刚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世界。
其实,我刚才完全可以利用给他们解除婚约文书的机会,向赵家索要‘补偿’的,苏文心想,只不过自己作为穿越者,没必要用这种方式要钱。
他来自一个古人无法想象的时代,见识过他们穷尽想象力也无法触及的文化与文明。
自带一种现代人对古代人的降维打击、不屑于用低级手段赚钱的优越感、用未来知识碾压的爽感,这份不要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看到弟弟如此自信,苏清怡听了紧闭嘴唇没再说话,她尊重弟弟的选择。
过了一会儿岔开了话题,“赵家小姐刚才连一句好话都不肯帮你说,也着实……无情了点,她毕竟和你有婚约在身。”
“可我觉得她的做法很正常,算不上无情。”然而苏文却不认同姐姐的说法,“婚约是父母定的又不是她定的,她之前连我的面都没有见过,怎么可能对我有情有义?”
“不要求她变卖首饰资助你赶考,为你说一两句好话总可以吧。”苏清怡摇摇头。
赵有容当时的反应很冷漠,甚至有种鄙夷和嫌弃。
阿弟后来解除双方婚约还你自由之身,可以说是对你有大恩。你还是不肯劝一句你父亲,拿出一两半两来解他的燃眉之急。苏清怡心道,说实话,如果阿弟心狠一点,完全可以不给你解除婚约文书,而是给你一封休书!
让你翻不了身。
终归是出自商贾之家学会了商贾的一毛不拔和奸猾。
很显然,姐弟二人对此事的看法,有不小的差异。
“换做我是她,我就会资助你。”过了一会儿苏清怡突然开口。
“你是我姐,先入为主,当然会这么想。”苏文顺口回答。
“就算不是你姐,我也会这么做。”苏清怡正色道,眼神清澈而坚定,“婚约便是承诺。既已承诺,无论贫富,便当从一而终,至死不悔。这不是《女四书》教的,是做人最基本的‘信义’二字。”
苏文闻言一怔,他看到的不是被封建思想荼毒的愚昧,而是一种近乎执拗的的坚守。他忽然明白,姐姐的坚强,远比他想象的更深邃。
“行了,不说赵家了,过好我们自己的日子吧。”
接下来怎么办呢?此刻,苏文开始思考赚钱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