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0年望月佳节,李世民从李承乾那里得到了琉璃的烧制方法。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传闻说李世民准备为他的三个儿子李泰、李恪和李佑在宫外开府建衙。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成为了世家大族和文武百官瞩目的焦点。朝会上,大臣们对此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有人对李世民的决定表示反对,但都被他的两句话轻易地怼了回去。
一、皇子们都已经长大,继续住在后宫显然不太合适,这也不符合祖宗的制度;二、所需费用将从李世民的内帑中支出,不会动用国库的钱财。
★★注:古代,男孩在,10岁已经算是大人了,皇子12岁可上朝、14岁可娶妻生子。李世民15岁时就娶了13岁的长孙无垢★★
世家大族们原本李世民为三位皇子在,开府建衙都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他们心想,心想前段时间,店铺的各种生意赚了一大笔钱,
但是,要一下子为三个皇子在宫外开府建衙,花费肯定不小。他们倒要看看,李世民的内帑是否真有这样的财力。
半个月后,情况却完全出乎了世家大族们的意料。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本被他们视为稀世珍宝、花费巨资购买的琉璃,如今竟然变得比陶瓷还要便宜!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世家大族们措手不及。他们之前因为拥有琉璃而炫耀的行为,瞬间变得像个小丑一样可笑。
现在,琉璃餐具已经变得如此廉价,连普通老百姓都能轻易买得起,这让那些曾经以拥有琉璃为荣的世家大族们情何以堪。
在世家大族的聚会上,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太原王氏京城主事首先打破沉默,开口道。
“各位,经过多方打听,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这琉璃生意原本是太子李承乾,他将其托付给了太上皇李渊。就在望月节时,李承乾又把这门生意转交给了李世民。”
清河崔氏京城主事紧接着发问:“这是真的吗?那李承乾的琉璃卖得那么贵,而李世民的却如此便宜!难道说,李世民是故意降价来恶心咱们不成?”
范阳卢氏在京主事也附和道:“我看这李世民就是在虚张声势,故意恶心咱们。如今咱们之前炫耀得到琉璃的行为,恐怕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口中的笑柄了。”
荥阳郑氏在京主事开口道:“我也觉得,李世民肯定是在虚张声势。毕竟,望月节前后才多久时间,他刚从李承乾那里得到琉璃的烧制方法,一个月内就烧制出这么多琉璃碗碟呢?我严重怀疑这些都是李承乾的库存,否则,一个月时间怎么可能烧制出这么多套琉璃呢?”
这些人仅仅猜对了一半,实际上在卖出去的众多套琉璃当中,确实有一部分是李承乾的库存,但更大部分则是李世民安排人刚烧制出来的新品。
要知道,沙子这材料是完全免费的,而长安附近石炭的价格也相对较为低廉。有了这两样关键原料,琉璃(玻璃)的烧制自然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这时,太原王氏在京城的主事突然开口道:“诸位,不管李世民此举究竟是虚张声势想要恶心我们,还是琉璃的烧制真的如此简单,咱们都必须得想个应对之法啊!”
“各位可别忘了,那些寒门子弟们可都在看着呢!一年多前,咱们好不容易在书籍方面胜过了李世民一次。可如今,却反倒成了老百姓的笑柄,世家大族的威望岂不是要毁在咱们手中了?”
赵郡李氏在京主事听后,略作思索,开口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既然这琉璃的价格如此之低,咱们不妨多采购一些。”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李世民的虚实,看他烧制琉璃的速度有多快;其二,咱们还能将这些买来的低价琉璃运回族地去销售,如此一来,不仅能小赚一笔,还能增强在族地的威望。”
博陵崔氏在京主事道:“好方法,而且,咱可以拔匠人破解琉璃的烧制方法,就像当初破解活字印刷术一样,现在活字印刷术不还是为咱们所用。”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之后,五姓七望终于决定采取行动。他们迅速调集资源,组织人力,开始了一场抢购活动。
长孙皇后的琉璃店铺,原本生意就十分红火,而五姓七望的介入更是让其变得异常火爆。
一时间,店铺里的琉璃制品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面对如此汹涌的需求,长孙皇后的店铺不得不暂时停止销售,以应对供应短缺的问题。
然而,这一停销措施却让各世家大族们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李世民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故意制造紧张气氛,以此来恶心他们。
然而,就在各世家大族们准备把手里的琉璃加价出销时,长孙皇后的琉璃店铺却突然再次开业。而且,这次开业还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琉璃的价格又降低了两文钱!
这个突如其来的降价举动,无疑是对各世家大族的一种挑衅和嘲讽。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局面,却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果断地反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