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8年,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老百姓们正忙碌地种植着玉米和高粱,他们辛勤劳作,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寝殿里,怀胎十月的长孙皇后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诞下一名皇子。
时光荏苒,九皇子李治已经满月了。这一天,李承乾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自己的这位弟弟。
当李承乾第一次看到弟弟李治那粉嫩的小脸和天真无邪的笑容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李承乾不禁想起了这位弟弟未来的命运,他将会成为皇帝,统治整个大唐。
然而,李承乾也想到了历史书上记载的一些荒唐的事情,他死后他媳妇将会掌控朝堂,甚至,差点断送了整个李家的大唐江山。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未来的皇帝弟弟。他心里有些说不出的难过,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生气,毕竟他自己并不想争夺那个皇位。
李承乾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要放下这些烦恼,好好对待弟弟。他告诉自己,弟弟刚刚满月,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教导他,也许通过正确的引导,那件事就不会发生呢?
长孙皇后注意到了李承乾一直盯着弟弟看个不停,而且他的表情变化如此丰富。
她好奇地开口询问道:“高明!你盯着小雉奴想啥呢?你作为大哥,不送他点好东西吗?”
李承乾看着长孙皇后,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母后,东宫有好东西都会送您一份,您就别打东宫的主意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将李治轻轻地交给一旁侍奉的奶娘,然后挥手示意其他宫女和太监们都退下。
长孙皇后指了指床榻不远处的胡凳,温柔地对李承乾说:“高明,来,坐这儿。”
李承乾顺从地走到胡凳上坐下,看着长孙皇后,等待她继续说话。
长孙皇后慢慢地开口道:“高明!虽然母后自从怀上雉奴之后,就很少去你的太子东宫了,但有些事情,母后还是知道的。比如:开胃的山楂干、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还有大量的桔子和鸡鸭鹅蛋……”
李承乾听到这里,心中一紧,正想开口解释,却被长孙皇后抬手打断了。
长孙皇后开口道:“高明,山楂干和冰糖葫芦,母后也品尝过,就不说了。孵化鸡鸭鹅蛋应付蝗灾,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母后夸你两句,也不说了。”
“但是,你东宫从去年开始,就大量采购桔子。我问过丽质、小兕子和襄城她们三个了,你并没有拿桔子招待她们。桔子去哪了?一个月前,东宫又开始大量采购桔子了。”
李承乾心中暗自思忖,原本他是打算告诉长孙皇后,那么多桔子的真正用途是制取青霉素粉末,
然而,当他想到接下来可能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时,他突然沉默了下来。
李承乾深知,如果他说出制取青霉素的目的是为了救治母后和几个妹妹,那么长孙皇后必然会追问制取方法的来源。
毕竟,这种神奇的药物在古籍中都未曾有过详细记载,有记录御医肯定知道,古籍没有记载而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呢?这无疑会引发一连串难以解释的疑问。
李承乾不禁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自己无法轻易地将这个秘密透露出去。与此同时,长孙皇后正凝视着沉默不语的嫡长子,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最后,长孙皇后打破了沉默,她轻声问道:“高明,倘若母后告诉你,母后已经掌握了神仙醉的制作方法,你是否愿意将手中的销售渠道让给母后呢?”
李承乾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实在想不通母后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他看着长孙皇后,一脸狐疑地问道。
“母后,这些事情,您究竟是怎么知道的呢?我对东宫的太监宫女们都很信任,他们绝对不会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而出卖东宫的秘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美眸流转,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承乾,嗔怪道:“高明啊,你这孩子还是太天真了。虽然太子东宫有连坐制度,但那也只能管住宫内的人。”
“宫外的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很多事情自然就会水落石出。橘子的事,我怀孕的时特别想吃酸,东市的橘子缺货,一打听才知道东市的橘子都被东宫采买局给买走了。”
李承乾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心里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追问道。
“那母后,神仙醉的制取方法,您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可没几个啊?”
长孙皇后似乎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她轻笑道。
“高明。这可就怪你自己百密一疏了!你还记得半年前,你带着三个妹妹们去看鸡鸭鹅破壳而出的事情吗?”
李承乾点了点头,那是一次很有趣的经历,他和妹妹们都玩得很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