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布里球场那记石破天惊的制胜助攻,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在随后的几天里,迅速扩散至世界的各个角落,也涌向了林枫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人。
在德国,尤其是多特蒙德本地,舆论的风向几乎完成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图片报》撤下了之前略带调侃的“天价彩票”论调,换上了醒目的标题:“物超所值!林枫欧冠首秀导演伦敦胜利!”
文中不再纠缠于转会费,转而详细分析他那脚助攻的精妙之处——“在电光石火的反击瞬间,林枫的视野如同鹰隼,精准捕捉到了阿森纳防线唯一的漏洞,并用一脚堪比艺术品的过顶长传将其转化为进球。这不仅仅是天赋,这是决定比赛级别的能力。”
《踢球者》杂志则从战术层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面对维埃拉和吉尔伯托·席尔瓦组成的英超顶级中场屏障时,林枫在上半场经历了适应期,但他展现出了卓越的调整能力和学习速度。下半场,他通过更聪明的跑动和更果断的决策,不仅摆脱了限制,更送出了致命一击。萨默尔的信任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林枫已经证明了自己足以在欧冠这个最高舞台上闪耀。”
多特蒙德的球迷论坛和街头巷尾,充满了自豪与兴奋的议论。
“我早就说过,他是真正的天才!”“那脚传球,我看了十遍回放!太梦幻了!”“现在谁还敢说我们买贵了?”曾经那些谨慎和怀疑的声音,被一边倒的赞誉所淹没。
林枫的黄黑19号球衣销量在多特蒙德官方商店急剧攀升。他在威斯特法伦的地位,通过这一战,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冕。
在中国,这场胜利引发的热潮堪称火山喷发。
所有主流媒体几乎都以头版头条和紧急加印的特刊来报道这一消息。
“历史性突破!林枫欧冠首秀送助攻,力斩英超豪门阿森纳!”“中国球员欧冠最高光时刻!林枫征服海布里!” 报道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民族自豪感,将其誉为“中国足球黑暗中的灯塔”,“向世界足坛发出的最强音”。
网络世界彻底沸腾。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体育板块评论区被“林皇万岁!”刷屏。
在QQ群、聊天室和初生的博客平台上,球迷们激动地分析着那个助攻的每一个细节,林枫在比赛中摆脱维埃拉的几次镜头也被做成动图广泛传播。
“林枫欧冠助攻”甚至超越了娱乐新闻,成为了搜索引擎的最热词条。
他不再仅仅是“希望之星”,而是被彻底封神,“林皇”的称号响彻大江南北。
无数年轻的足球少年,在简陋的操场上,模仿着他那脚过顶长传的动作,仿佛那样就能触摸到梦想的轮廓。
胜利后的当晚,林枫在酒店房间接到了父母的越洋电话。
母亲李慧的声音带着激动的哽咽,语速快得像连珠炮:“小枫!妈看了!都看了!你太棒了!在那么大的场子里,面对那么多外国人,你一点都不怯场!那个球传得……真好!妈就知道我儿子是最厉害的!” 喜悦与骄傲几乎要溢出听筒。
父亲林国华的声音依旧沉稳,但那份深藏的激动依旧透过电流传递过来:“嗯,踢得不错。没给中国人丢脸。” 他顿了顿,似乎斟酌了一下词句,“外面夸你的人多了,自己心里要有杆秤。一场球说明不了所有,戒骄戒躁,路还长。”
父亲的话像一捧清凉的泉水,让林枫在巨大的赞誉声中保持了清醒。
他郑重回应:“爸,我知道。这才刚开始。”
最让林枫心头柔软的,是苏雨晴的祝福。
由于时差,她的信息是在林枫第二天清晨醒来时才看到的。没有立刻狂热的祝贺,先是几条时间错落的信息:
“比赛开始了!加油!”(发送于比赛开始时)
“对方中场好凶啊,看得我好紧张…”(发送于上半场僵持阶段)
“啊——!!!进球了!!!!太帅了!!!!!!”(发送于助攻进球瞬间,后面跟了一长串感叹号和庆祝的表情包)。
最后一条信息,是在比赛结束一段时间后发来的,是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她在巴黎公寓的画架,上面有一幅刚刚完成、颜料似乎还未干透的小画。
画布的背景是深邃的、点缀着银色星光的夜空,而在夜空之下,并非写实的球员或球场,而是一道流畅的、闪烁着微光的黄色轨迹,如同彗星般划过黑暗,轨迹的尽头,精准地连接着一颗燃烧着赤焰的足球。
画面的角落,有一行清秀的小字:“致我的北斗星——于海布里之夜。”
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这幅画却瞬间击中了林枫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她不懂复杂的战术,但她懂得他用传球划破夜空、指引球队方向的意义。她将他的表现,升华为了她艺术世界中最浪漫的意象。
他立刻使用电脑跟对方进行视频聊天。
屏幕那端的苏雨晴,脸上带着熬夜的些许疲惫,但眼睛却亮晶晶的,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