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愈归来的助攻像一剂强心针,不仅稳固了林枫在U17的位置,更让他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了新的认知。
林枫不再仅仅是那个依靠天赋视野和一脚出球的“传球手”,伤病期间的沉淀和系统任务的奖励,为他打开了新的可能。
【比赛状态分析】功能的开启,让林枫的训练和比赛进入了全新的维度。
这个功能并非简单地显示属性,而是能在他完成一次传球、一次跑位甚至一次防守选位后,在脑海中生成一个短暂的、类似热力图和线路图的回放分析。
例如,一次传球失误后,系统会标记出他出球瞬间对方防守队员的站位封堵角度,以及是否存在更优的传球线路选择。
一次成功的摆脱后,则会高亮他利用身体虚晃和节奏变化创造出的关键空间。
这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最高级别的战术分析师,在每一次处理球后都给予他最直观的反馈。
林枫贪婪地吸收着这些信息,不断微调着自己的技术动作和决策逻辑。
同时,【损伤抗性(初级)】的被动效果也开始显现。
在训练和比赛中,一些普通的碰撞和挤压不再让他心惊胆战,脚踝的反馈始终稳定,这让他可以更放心地去做动作,更敢于进行身体对抗。
他的踢法,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往,他更多是避开对抗,寻求快速出球。
现在,他开始有意识地、更合理地利用身体。
在背身接球时,他会更主动地卡位,感受防守者的力量,寻找转身或传球的间隙。
在防守中,他的选位也更具预判性,虽然依旧不以抢断见长,但凭借【比赛状态分析】的提示,他能更好地切断对方的传球线路,进行有效的干扰。
这种变化,在训练中逐渐被队友和教练察觉。
“林,你最近硬朗了不少。”安托万在一次训练后搂着他的肩膀说道,“以前伊万撞你一下你得晃三晃,现在居然能扛着他把球传出来了?”
林枫笑了笑,没有解释。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接下来对阵欧塞尔U17的比赛中。
欧塞尔的青训素以纪律严明、战术执行力强着称。
他们的防守阵型紧凑,层层设防,很少给对手直接打身后的机会。
梅斯队熟悉的进攻套路,在欧塞尔缜密的防守面前屡屡受挫。
上半场,双方互交白卷。
中场休息时,拉丰教练眉头紧锁,战术板上画满了线路,却似乎很难找到有效撕开对方防线的办法。
“他们的两条线保持得太好了,空间被压缩得很小。”拉丰敲着黑板,“我们需要更多的横向转移,拉扯他们的阵型,也需要有人能在禁区前沿进行更有威胁的渗透!”
下半场开始,局面依旧僵持。林枫在中场拿球,感受到的压迫感比以往任何比赛都要强。
欧塞尔的球员站位极佳,封堵了他大部分向前的传球角度。
他尝试了几次直塞,都被对方经验丰富的后卫提前判断拦截。
伊万在锋线上孤立无援,显得有些急躁。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第六十八分钟,林枫回撤到己方半场接应后卫传球。
欧塞尔一名后腰立刻上前压迫,不让他轻松转身。
林枫倚住对方,感受到防守队员重心偏向自己的右侧,试图封堵他回传或分边的线路。
就在这一瞬间,【比赛状态分析】功能在脑海中自动触发,勾勒出对方防线的微小缝隙——由于这名后腰的上抢,他与中卫之间的保护距离稍稍拉大,而在禁区弧顶偏左的位置,安托万正悄然内收,处于一个短暂的无人盯防状态!
机会!但传统的直塞或过顶球线路都被封死。
电光石火之间,林枫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倚住防守队员的支撑脚(左脚)为轴,右脚看似要拉球回传,却在触球刹那,用右脚外脚背猛地将球向自己的左后方,也就是对方后腰与中卫之间的那个缝隙,灵巧地一磕!
一记充满想象力的“脚后跟磕传”!
足球如同一个调皮的精灵活,从猝不及防的防守队员脚边溜过,精准地穿透了那条稍纵即逝的通道,滚向了禁区弧顶!
安托万心领神会,高速插上,不等皮球落地,直接迎球一脚怒射!
足球如同出膛的炮弹,直挂球门右上角!
1:0!
“Goooooooooooal!!!!!!”
整个圣西弗鲁瓦球场瞬间被点燃!掌声、欢呼声、惊叹声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
“上帝!他是怎么看到那条线路的?”
“脚后跟传球!太有创造力了!”
“这个华人中场是个天才!”
进球的安托万再次疯狂地冲向林枫,这次几乎是跳到了他的背上,激动地语无伦次:“我的天!林!你这传球……太他妈神奇了!”
其他队友也纷纷冲过来,将林枫团团围住,用力拍打着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兴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