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消毒水气味尚未完全从鼻腔中散去,林枫已经回到了位于“东方花园”二楼自己那间狭小的卧室。
左脚沉重的保护靴像一道枷锁,时刻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
医生和系统的诊断高度一致:至少四周的完全制动,漫长的康复期。
最初的几天是最难熬的。
身体被禁锢在床榻和轮椅之上,每一次不经意的移动都可能牵扯到受伤的脚踝,引发一阵尖锐的刺痛。
更折磨人的是心理上的落差——从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掌控节奏的中场核心,到如今连独立行走都无法做到的伤兵。
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想象着队友们此刻正在绿茵场上奔跑、竞争,一股焦灼的火焰便在他心中灼烧。
母亲李慧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他的饮食起居,眼神里充满了心疼。
父亲林国华沉默依旧,但偶尔会在他尝试进行一些上肢锻炼时,默默地帮他把碍事的家具挪开。
家庭的温情是支撑,却也无法完全驱散那份对未来的恐慌。
他必须做点什么。
系统发布的紧急任务“坚韧之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
缩短恢复时间,解锁“损伤抗性”……这是他必须抓住的机会!
他唤出系统界面,积分栏里躺着之前积攒的700点积分。
系统商城中,【初级伤病修复膏】(缓解肌肉疲劳,轻微拉伤)需要150点,描述里明确写着对韧带撕裂效果有限。
而更高级的【中级组织修复剂】则呈灰色不可选状态,标注需要系统等级提升或特殊任务解锁。
看来,无法直接依靠系统药物快速痊愈。
他的目光落在杜兰德留给他的那几盘录像带和战术图纸上。
对,不能练腿,那就练脑!
不能奔跑,那就思考!
他将自己沉浸入那些影像的世界。
不再是走马观花地欣赏集锦,而是带着问题去剖析。
他反复观看皮尔洛如何在包围圈里用最简洁的触球摆脱,观察哈维如何在高压逼抢下依然能找到唯一的传球线路,揣摩齐达内如何利用身体假动作和节奏变化创造空间。
他用杜兰德留下的图纸,对照录像,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分析每一次成功配合背后的跑位逻辑,每一次防守失误暴露出的位置缺陷。
他将自己代入其中,如果是自己在那样的场景下,会如何选择?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专注进行高阶战术影像分析,足球理解大幅提升。】
【通过静态学习,对比赛节奏和空间利用的认知加深。】
【心智在困境中得到锤炼,精神韧性提升。】
系统的提示不断传来,虽然身体属性停滞不前,但足球智商和经验却在以另一种方式悄然增长。
一周后,脚踝的剧痛逐渐被持续的酸胀和麻木感取代。
在征得医生和俱乐部理疗师马尔科姆的同意后,林枫开始了极其有限的、不涉及负重的上肢和核心力量训练。
他用哑铃锻炼手臂和肩背力量,在床上进行仰卧起坐和平板支撑。
每一次发力,他都小心翼翼,避免牵拉到受伤的左腿。
汗水依旧会浸透他的衣衫,但流淌的方式却与从前截然不同。
理疗师马尔科姆是个一丝不苟的德国人,每周会来家里三次,为他进行专业的康复按摩,并指导他进行一些脚踝无负重下的主动活动度训练。
“很疼,但要忍耐。必须激活周围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才能好得更快。”马尔科姆的手劲很大,按压在肿胀的脚踝周围时,林枫疼得额头青筋暴起,但他死死咬住毛巾,一声不吭。
两周过去,保护靴依旧沉重,但林枫的精神状态已然焕然一新。
他不再焦躁,眼神恢复了以往的沉静,甚至多了一份历经挫折后的深邃。
他不再满足于卧室的方寸之地。
一天下午,在母亲担忧的目光中,他拄着双拐,一步一挪地,艰难地走下了餐馆狭窄的楼梯,来到了午后空无一人的大堂。
他将拐杖靠在墙边,单脚站立,目光扫过略显空旷的大堂。
桌椅的摆放,通道的间隙,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球场上的站位和跑动线路。
他拿起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当成足球,开始进行无球模拟训练。
他单脚跳跃,模拟接球前的移动和观察;他挥动双臂,模仿传球和摆脱的动作;他凝神静气,在脑海中构建出整个球场的动态图景,推演着皮球的运转。
动作笨拙,甚至有些滑稽。
但林枫的眼神却异常专注,仿佛真的置身于万众瞩目的赛场之上。
【进行无球战术模拟训练,球场空间感微幅提升。】
【在受限条件下坚持训练,意志力获得锻炼。】
系统的认可如期而至。
这一幕,恰好被提前回家取东西的林国华看到。
他站在餐馆门口,看着儿子如同着魔般在大堂里单脚跳跃、比划,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地上留下深色的印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