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落针可闻。
石壁上镶嵌的月光石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室内照得一片清冷。林昊盘膝坐在蒲团之上,心神却如同掀起惊涛骇浪。
手中那枚得自藏经阁的《元墟杂录》残简,此刻正散发着微弱的、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温润光泽。而悬于他腰间的万衍宝葫,竟也在微微震颤,葫身那些玄奥的符文流转的速度加快了一丝,与玉简散发出的光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鸣韵律!
这种共鸣并非灵力波动,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源自本源的吸引!
“这玉简……果然不凡!”林昊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神识高度集中,再次沉入玉简之中。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理解那些残缺晦涩的文字,而是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那份与宝葫共鸣的奇异感应上。
随着他心念引导,将一丝混沌灵力缓缓注入玉简,同时放开对万衍宝葫的压制,让这种共鸣变得更加清晰。
嗡……
玉简的光芒渐渐变得稳定,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残缺字符,在共鸣的影响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梳理,开始围绕着几个核心的、林昊之前留意到的关键词重新排列组合!
“……混沌……非始非终……纳万物而衍一……”
“……器者,心之延,道之载……以神为引,以炁为薪……”
“……煞非恶,战非戾……心御之,则为臂助……”
“……天缺地陷……炁脉为桥……道基自筑……”
虽然依旧残缺,但连贯性大大增强,并且隐隐指向了一种如何协调自身混沌源炁、神识、万衍宝葫以及“战煞”之意的法门!这并非具体的功法,更像是一种总纲性的指导,一种大道方向的阐述!
尤其是最后那句“天缺地陷……炁脉为桥……道基自筑”,更是让他对如何筑基(凝台)有了一个模糊而宏大的构想!寻常修士筑基,乃是凝聚自身灵力,感应天地,筑就道台。而这残简所言,似乎是要以自身为桥梁,引动某种更深层次的本源力量来筑就道基?这其中的差距,何止万里!
“这《元墟杂录》恐怕来头极大!绝非普通的上古杂记!”林昊心中震撼。撰写此简之人,对“混沌”、“器道”、“煞战”的理解,已然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此物对他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凝神诀》!
他尝试引导这种共鸣更深一层,希望能激发玉简隐藏的更多信息。然而,就在共鸣达到某个临界点时,玉简猛地一颤,光芒骤然收敛,恢复了古朴模样,与宝葫的共鸣也瞬间中断。任凭林昊如何催动,也不再有任何反应。
“看来是我的修为和神识还不够,或者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进一步激发。”林昊并不气馁,反而更加欣喜。这证明玉简内还蕴藏着更深的秘密,等待他去发掘。
他将玉简珍而重之地收起。今日的发现,为他未来的修行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虽然道路依旧漫长,但方向已然明确。
平复心绪后,林昊开始巩固刚刚突破的凝气八层中期修为。混沌灵力在《凝元诀》的引导下,如同温顺的江河,在拓宽了许多的经脉中奔腾流转,不断纯化、凝练。皮肤下的淡金煞纹与那几乎看不见的灰色混沌纹路交相辉映,强化着肉身。
神识在《凝神诀》的运转下,如同被反复锤炼的精铁,变得更加坚韧、敏锐。他甚至能模糊地“内视”到丹田内那缕拇指粗细、缓缓盘旋的混沌源炁,以及下方那片浩瀚了许多的气海。
接下来,他将注意力放在了万衍宝葫之上。
心神沉入葫内空间。空间比之前又扩大了少许,壁垒更加凝实,混沌色的气流缓缓涌动。六道兵器虚影悬浮其中,光芒夺目。
变化最大的,当属“魔刀·噬阙”。在吞噬了部分魔兵碎片后,它已不再是虚影,而是凝聚成了一柄长约三尺、通体暗红、仿佛由凝固血液铸就的魔刀雏形!刀身之上,那些来自碎片的古老裂纹化作了天然的符文,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吞噬意蕴。刀锋处寒光流转,似乎能斩断一切生机。其散发出的威压,已然超越了凝气境的范畴,足以威胁筑基修士!
“圣剑·孤辉”虚影也更加凝实,圣洁光辉与魔刀的幽暗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守护着葫内空间的稳定。
“神枪·流光”锋芒内敛,枪尖一点寒星仿佛能刺破虚空。
“长弓·坠星”弓身电光闪烁,风雷之力隐而不发。
而“战戟·裂潮”和“长矛·破垒”虽然依旧相对黯淡,但在更高阶的魔兵气息滋养下,也凝实了一丝。
林昊能感觉到,自己与这六道兵器的联系更加紧密,心念微动,便能引动它们更强的力量。尤其是“魔刀·噬阙”,他感觉现在即便不借助宝葫中转,也能勉强将其雏形短暂召唤出来对敌,虽然消耗巨大,但威力必然惊天动地!
“这便是我的道……以混沌为基,御万兵而行……”林昊心中明悟愈深。
他在静室中又待了两日,除了巩固修为,便是利用增强后的神识,尝试制作更高级的符箓。他购买了制作“二阶金刚符”和“二阶火蛇符”的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