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这些威力有限的山炮炮弹只是把邙山炮台外围的沙袋炸开了,把一分钱都不要的沙土扬的满天都是。
配属炮台的工兵部队十几分钟就把工事重新修筑好了。
接到许粟命令时,时小毛正在邙山炮台的指挥部里听着通讯室里大功率电台中传来的前线呼叫声。
作为洛阳防线的根本,许粟给邙山炮台配备了最好的物资,充足的肉食,良好的医护,加强的辅助部队,只要许粟有的,邙山炮台都有。
时小毛拿起听筒接受许粟的作战指令后,转身对一旁的参谋长说道:“让各小组就位,开始检查火炮状态,准备响应前方呼叫。”
“一号炮台准备就绪。”
“二号炮台准备就绪。”
“三号炮台准备就绪。”
……
“全体炮台准备就绪。”
“团长,前线阵地的坐标已经发送过来了。”
在指挥部那宽敞而略显阴暗的房间里,一面巨大的洛阳地区地图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般挂在墙上。
这地图不仅尺寸惊人,而且绘制得极其精细,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丘都清晰可见。此刻这张地图已不再是单纯的地理标识,而是被炮兵参谋们用各种颜色的线条和符号划分成了密密麻麻的小格子。
参谋们围坐在地图前,他们的目光紧盯着那些小格子,不时地在上面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
时小毛站起身来,他手中握着一根细长的指挥棒,走到地图前,用指挥棒轻轻地点了一下其中一个小格子:“立刻炮击2637地区。”
参谋们立刻忙碌起来,他们根据时小毛的命令,开始对炮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密的手术,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和确认。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炮击命令被层层传达下去,最终到达了炮位。此时,炮位上的士兵们收到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指令,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数据。
“全排准备射击!”炮长们高声喊道,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调整着炮口的方向,装填炮弹,设置引信。
“2637号目标,敌人步兵,二号装药,瞬发引信,三发急速射,放!”随着炮长的一声令下,全团火炮同时发出怒吼。
炮弹像流星一样划过长长的天空,以惊人的速度掠过正在倾斜机枪火力的步兵阵地。它们与重迫击炮炮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致命的弹幕,如雨点般砸进了鬼子的进攻队列中。
刹那间,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猛烈的炮火在鬼子的进攻队列中构建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火墙,将他们困在了死亡的陷阱之中。
被机枪火力挤压在一起的鬼子们惊恐万分,他们刚刚试图起身逃离这恐怖的场景,却被接踵而至的炮弹炸成了碎片。弹片横飞,血肉四溅,鬼子们的惨叫声被爆炸声淹没,现场一片惨不忍睹。
前线阵地上,遭到鬼子重兵进攻心急如焚的连长拿着电话大声呼叫着:“打得好,打得好,我要给炮兵请功啊。”
这时,鬼子后方传来轰隆隆的发动机声。
鬼子的装甲部队上来掩护步兵撤退了。
“快。”刚刚撂下电话准备带队发起反冲击的连长又转了回来:“呼叫炮火支援,把鬼子的坦克压下去。”
派驻到连里的炮兵观察员,手持着军里统一发放的炮击坐标手册,神情专注地开始汇报。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通过步话机传递给连里的指挥官。
这些炮击请求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了位于东马坡的电台中。在那里,楚文仔细地聆听着每一个请求,迅速而准确地进行研判。他根据敌人的进攻方向、兵力分布以及我方的防御态势,将这些请求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
然后,楚文将这些信息上报给邙山炮台。邙山炮团的官兵们在接到命令后,立刻展开紧张的计算工作。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邙山炮团的一轮轮炮火如倾盆大雨般倾泻到了鬼子的进攻队列中。
流程周而复始,炮击持续不断,缺少压制火力的菊兵团始终没有办法在冒着炮火突破洛阳防线。
即使他们已经集中了以往攻击同样国军阵地所需要的数倍的兵力,仍然毫无进展。
一天下来,疲惫的鬼子只能退回了攻击出发阵地。
然而,夜色降临后,他们的噩梦真正降临了。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