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章之所以骂街,是因为鬼子已经跑了。
鬼子大队长自然不会是傻子,他对战场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当他意识到前方道路被封锁,无法继续前进时,便果断决定不再在原地盲目地强攻。
他心中暗自思忖:“前方的抵抗如此顽强,显然是遇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这种强烈的抵抗让他心生警惕,因为他深知八路军的战术特点,善于避实击虚。
“既然这里遭遇如此激烈的抵抗,那么我的后方必定会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鬼子大队长的脑海中迅速闪过这个念头,他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担心自己的后方遭到八路军的偷袭。
在鬼子还在往搜索营阻击阵地上集团冲锋的时候,鬼子大队长已经派出侦察兵向柳沟探查了。
派出去的侦察兵没有回来。
鬼子大队长已经明白了,柳沟估计保不住了。
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赶紧撤退,去和济源县城里的鬼子大队汇合。要是依托城池,缺乏重火力的八路主力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其他地方的鬼子就可以增援过来。
在这附近,可是有集结起来的鬼子师团的。
但是敌前撤退也不能瞎撤,要是让八路发现了,半路给他来个偷袭,鬼子部队估计又要死伤惨重。
鬼子大队长先是让炮兵不断开火,压制前面阻击阵地上的八路,遮蔽八路的视野。
然后,他把伤兵和残存的民夫留在营地里,努力营造出一派准备进攻的架势。
而鬼子主力则乘着炮火掩护。分成小部队偷偷溜走了。
不过,鬼子在正面战场上的那个中队就没救了。
鬼子的治安大队在通讯设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短板。他们的装备非常简陋,基本上没有配备电台这种先进的通讯工具,仅仅依靠有线电话来维持联系。
然而,在荒山野岭这样的环境中,想要架设电话线是不可能的。这里不仅地形复杂,道路崎岖,而且还有游击队在暗中监视和破坏。
鬼子大队长虽然迅速地派出了通讯兵去通知正面战场的鬼子中队,但此时的局势已经对他们极为不利。因为八路已经将四周的民兵全部动员起来,这些勇敢的民兵们迅速地在四周的山林中展开了行动。
山林间,到处都活跃着民兵们的身影。他们利用地形,隐藏在树木和草丛之中,密切监视着鬼子的一举一动。这些民兵们虽然装备简陋,但他们熟悉这片土地,对周围环境了如指掌,这使得他们在战斗中具有鬼子难以企及的优势。
鬼子的通讯兵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活不下来的。一旦他们离开营地,立刻就被民兵们盯上了。这些勇敢的民兵,对于单个的鬼子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威胁。
民兵密布,也是鬼子大队长抛弃伤员撤退的原因之一。
鬼子部队中的民夫都是在柳沟抓的,在损失过多后,部队没有人搬运辎重,移动速度必定要减慢。
尽管民兵们可能无法与鬼子的大部队正面抗衡,但他们却能够有效地封锁战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确保粮食等重要物资不被鬼子掠夺。
鬼子在四周根本抓不了民夫。
在鬼子大队长看来,在茫茫大山中,让战斗部队抬着累赘的伤员和沉重的辎重缓慢移动。
纯粹是等着老八路来杀,还不如把他们留下。
黄成将那些被抓起来的民夫送到了后方之后,便赶回了阵地。然而,当他站在阵地上,放眼望去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异样的感觉。
只见鬼子们的举动十分怪异,他们既没有进行炮击,也没有丝毫要发动攻击的迹象。
鬼子的部队只是摆出了一副在出发阵地集合的样子,但却迟迟没有真正地发起进攻。
这其实是鬼子的穷鬼本质导致了,按道理,炮兵是要留下来掩护射击的,要迟一点再走,这样也可以迷惑对面的搜索营官兵。
但是鬼子可舍不得把九二步兵炮丢了,就是最后撤退都不行,因为有损失的风险。
死上一批从学校里拉来的鬼子新兵,上面还不在意,鬼子大队长还能交代的过去。
要是丢了炮,他就可以直接去切腹自杀了。
黄成本来就不适合玩什么猜谜游戏,他也没有那个脑子。
他干脆派出一个排打了一下鬼子营地。
这才发现坏事了,出击的这个排在鬼子的出发阵地外面打了几轮枪,鬼子部队居然溃散了,他们丢弃了战壕,跑回了营地里。
这可不正常。
要知道,44年的鬼子在老兵的督战下还是很顽强的,怎么可能一打就散。
搜索营的尖兵立刻追了上去,连续劈死两个反抗的鬼子后,他终于在营地门口逮住了一个鬼子兵。
被抓住的那个鬼子兵个头很小,身体比起搜索营的士兵来说十分消瘦。
他被尖兵压在战壕里了还在那里不断挣扎。营地里的鬼子似乎也反应过来,呼啸而来的子弹在两人旁边的炸起一阵阵土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