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内,鄂西战场连续发生了两次大会战,战火遍布数十县,百姓流离失所。
就是以十室九空来形容,都是高估了战争对地方的破坏。
201师原本希望能在这个地方安心休整,但现实却让他们的计划落了空。
且不说其他方面的困难,单是犒赏大军所需的粮食都无法顺利运输过来。从暖水街到南县,一路上几乎找不到足够的民夫来运送粮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许粟果断决定采取行动,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后撤,计划返回重庆进行进一步的休整。
那里交通便利,靠近产粮区,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大军。
而且此时,日军经过几次大战,已经没有力量再发起进攻了,许粟也不用担心,撤退途中,身后战线突然崩溃。
林译急匆匆地赶来,把此次的伤亡报告递给了许粟:“师长,你看看吧,咱们这次伤亡不轻啊。”
许粟翻开报告,认真看了一遍。
这次常德会战,201师转战数百里,牺牲人,负伤人,失踪890人,还出了5273名逃兵。
几乎把部队打空后换了一遍。
但是,鬼子在这场战斗中也并未占到多少便宜,他们所遭受的损失同样惨重。
尤其是在暖水街战斗中,鬼子的两个主力师团遭到了许粟部队的沉重打击,伤亡人数之多令人咋舌。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 201 师未能将鬼子的主力全部歼灭,导致无法完全掌控战场局势,因此也就无法确切统计出鬼子伤亡的具体数字。
不过,根据 201 师参谋部的保守估计,即便按照最低标准来计算,在暖水街这一战中,鬼子的死伤人数至少也有两万之多。
不仅如此,在 201 师的全力支持下,其他国军部队亦奋勇作战,历经常德会战,鬼子第十一军伤亡近四万之众,几近丧失战斗之力。
这次战役中,许粟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彻底粉碎了他们妄图入侵四川的狂妄幻想。尽管最终常德会战的结果是国军失利,但这并不能掩盖许粟在这场战役中的辉煌表现。
事实上,常德会战虽然国军未能守住常德,但在整个战争局势中,日军已经开始显露出颓势。
他们在与中国军队的长期对抗中,逐渐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资源,而中国军队则在不断地成长和壮大。许粟的胜利,无疑是对日军士气的一次重大打击。
现在,大战的硝烟终于渐渐散去,在后方,政治斗争却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互不相让,都想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占据上风。
但许粟已经不想管了,他已经日夜颠倒、连轴转了一个多月了,早已疲惫到了极点。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达了极限,再也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当部队正在行军时,许粟将指挥权交给了林译,让他负责带领部队继续前进。然后,他如释重负地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一头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
“师长。”看着披着衣服走出房间的许粟,一旁的警卫头低了下来,快步走到跟前。
“去,给我熬碗小米粥,拿点咸菜。”
“参谋长已经提前把饭准备好了,正在灶上热着。”警卫立刻回答道:“属下这就去拿。”
许粟随意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目光最终落在了旁边的桌子上。他注意到,那张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报告,显然已经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了。
权力,对于许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地位和特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只有通过充分了解和处理这些工作,才能真正行使权力,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足够多且有意义的工作,则是权力得以稳固的基石。
许粟叹了口气,对眼前的工作量有些无奈,但他并没有丝毫犹豫,毅然翻开了报告,开始仔细阅读并批注起来。
“师长。”林译自己端着饭菜匆匆赶了过来。许粟从来没有让他当过主官,或者说对于军权,许粟从来不放心交给任何人。
这次,不过是放开一小部分权力,让林译督率全军行进罢了。
仅仅是处理如此少量的决策事务,竟然就让林译感到如此疲惫不堪。
许粟抬起头,目光恰好落在林译那张疲惫不堪的面庞上,只见他的脸色苍白,双眼布满血丝,仿佛已经被无尽的疲劳所吞噬,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仿佛下一刻就会倒下。
“参谋长,你这样子可不行啊!”许粟不由笑道,“身为一名将军,肩负着指挥千军万马的重任,身体如此虚弱,又怎能在战场上有效地指挥部队呢?你可得多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行啊!”
林译把饭轻轻放下,赶紧说道:“师长,你快回来吧,我实在是撑不住了。”
他一转头,大吃一惊,这么短的时间,桌上一尺来高公文已经被许粟批示完了。
许粟把放在最上面的一份报告递给林译,端起小米粥就着咸菜大口吃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