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许粟把楚文调离前线后,他就自己担任起了攻城总指挥。
这次攻坚,他把三个团长都调到了前线,为的就是让他们学习一下一场标准的战斗,是如何展开的。
许粟虽然办理了师集训队,但是毕竟时间太短,军官培养不彻底。
而且许粟实在太忙了,一般顾不上去集训队上课,他的课程大多让林译代劳了。
因此就算时间拉长,集训队里,这些军官们学习到的还是国军老一套的急袭猛拼战术,根本学不会精细化的打仗方式。
这一次攻坚,对手比较强大,在许粟的指挥下,正好让各级军官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方法。
将鬼子围起来后,许粟首先做的就是囤积弹药,挖掘战壕,观察地形,休整部队。
“你们看,”许粟站在制高点上对着身后的一众军官说道:“鬼子把废旧的街道清理了出来,专门改造成了运输兵力和弹药的通道。”
“你们看见街道可以前进,就瞄着街道猛攻。这能攻上去吗?就是进去了?敌人的机枪侧射火力也把空间都封死了,部队怎么前进呢?”
楚文在一旁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以前在淞沪,中央军也是沿着街道进攻的呀?城市攻坚,不这么打还能怎么打?”
“所以淞沪的时候,我们伤亡大。尤其是桂系的21集团军,冲锋队形太密集,直接就往鬼子机枪上撞。6万人全部损失了,结果战果根本不理想。”
许粟对着前方的鬼子阵地比划道:“应该使用小炸药包,从街道两侧爆破前进,避开鬼子的火力,迂回包抄敌人阵地嘛。”
带着军官们勘察完地形,许粟就开始督促各团加紧准备攻坚的各项物资。
他把后勤运输路线分为三段,山神庙军需仓库到怒江东岸为一段,过河为一段,怒江西岸到前沿阵地为一段,每段都设立了专门的运输力量和负责人。
在两天之内,把20吨弹药运到了阵地上。
特别是运来的5吨炸药,为破坏鬼子的工事做了充足的准备。
等到夜幕降临,许粟看了看手表,确认各军进入了阵地后,对着电话下达了命令:“总攻开始。”
率先发威的就是许粟提前准备好的没良心炮。
没良心炮不是炮,他是一种土工作业。
具体是把一个加固后汽油桶一头锯掉,里面全部掏空,再在汽油桶后面凿开一个小孔,用于塞导火索。
使用的时候,把汽油桶埋进土里,在里面放上推进药和炸药包,利用推进药的推力将炸药包扔到敌人的阵地上。
解放军使用没良心炮的时候,已经是解放战争时期了,那时候只是一个攻坚的应急手段而已,而且限于材料原因,没有进一步完善。
许粟现在已经有了军工作坊,材料也有大后方供给,自然是对没良心炮进行了究极改装。
现在阵地上的没良心炮,可以直接将40斤重的tnt炸药包扔到300米外。
当然,准头就没有保障了。
不过它也不需要准头。
鬼子利用石墙构建的外围防线,直接被夷为平地了。第二道防线中稍微靠的前一些的鬼子,都被剧烈的爆炸震的口鼻流血,眼看就不行了。
紧接着,各团的尖刀连跃出战壕开始向着鬼子的火力死角前进。
许粟规定每个团都要选出一个突击营,将团里的火力加强给它。
突击营里都要选出一个尖刀连,将营里的火力加强给它。
只见三支尖刀连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街道两侧的房屋。眨眼间,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
士兵们迅速而熟练地将炸药包架设在房屋边,然后毫不犹豫地引爆炸药。只听得一声巨响,院墙被炸得四分五裂,烟尘弥漫。
紧接着,尖刀连的士兵们将十几枚手榴弹如雨点般投向炸开的缺口。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准确地落入院子里。随着一声声巨响,院子里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趁着爆炸的余波尚未消散,机枪手们迅速就位,对着院子里疯狂扫射。密集的子弹如暴风骤雨般倾泻而出,打得院子里的敌人根本无法抬头。
随后,尖刀连的士兵们毫不迟疑地组队冲入院子。
这时候,屋子里还活着的鬼子也已经被打的晕头转向了。
尖刀连上来端起司登冲锋枪就是一顿扫,死就死了,没死也不管了。他们拿着炸药包立刻来到另一堵院墙向镇子深处突击。
跟在他们后面的突击营会帮他们清理残敌的。
许粟的战术说起来也不是多么高大上,就是尖刀开路,大刀剖腹,然后全军压上。
关键是,这一套实在太快了。
许粟给尖刀连定下的时间要求是,半个小时,在镇子中心会师。
鬼子联队长还没有从许粟有如此多的重炮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就听到下面汇报,自己和各个部队的联系被切断了。
“八嘎,这怎么可能?”联队长大怒,拉过电话小队的小队长就是几个耳光:“是线路故障,赶紧去查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