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兵举起手腕上的手表:“行动要快,大雾就要散了。咱们七点开始进攻。”
鬼子小队当然不是光待在阵地上不动,放任游击纵队的士兵过江。在大雾天,他们也会派出巡逻队到江边巡查防止偷渡。
但在先遣队开始渡江前,侦察连就开始频繁偷袭这些巡逻队。每次也不怎么交火,只是投几枚手榴弹就走。
现在,鬼子的巡逻队已经不太愿意出去了,被选中出去巡逻的鬼子也在阵地上磨磨蹭蹭的。
等到先遣队和侦察连包围了鬼子的江岸阵地,鬼子巡逻队才磨磨蹭蹭地出发。
这支8人的巡逻队从阵地上出来,先从右侧的丛林开始巡查,为了防止手榴弹袭击,他们的队伍拉的很开。
邓宝将手底下的三个班长叫了过来:“三个人盯一个,尽量用刺刀解决。机枪瞄着鬼子阵地,防止鬼子异动。”
先遣队是一个调整过武器的排,有三挺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援,剩下的人,每人装备一支中正式一支毛瑟手枪。
鬼子们小心翼翼地走在丛林里,警惕地看着四周。
但是,虽然雾气散了一些,丛林却不会散去,他们的视线被茂密的草丛局限在了两米之内。
邓宝嘴里叼着一个口哨,看到时机已到,他吹了一声,便带着两个人向着鬼子巡逻队带队的军曹扑去。
三八大盖太重了,鬼子兵在不作战的时候一般是扛着枪,而不是端着枪。不然,端上一天枪,第二天胳膊就废了。
因此,当先遣队听到哨声后扑上来的时候,鬼子们还要端起枪准备战斗。
这一下的耽搁,先遣队的刺刀就到鬼子兵的面前了。
但先遣队的拼刺技术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邓宝一马当先将猝不及防的军曹拔出的手枪打落在一旁,他身后的右侧的战士顺势就刺了过去。
手臂上被邓宝刺刀划开一道口子的鬼子军曹向着左侧躲开,结果正好撞在了左侧战士的刺刀上。
这是许粟和鬼子学习后,让基层士兵学习的拼刺三角阵型,一个人不管怎么躲,总有一把刺刀能扎中。
军曹有手枪还难对付一些,鬼子兵就好对付多了。
他们现在已经吃不饱饭了,体力不济。刺刀和先遣队的士兵一撞,就会被大力荡开。空门大开的他们,立刻就会被两侧配合的士兵补刀。
整场战斗下来,先遣队居然没有产生伤亡。
邓宝看着手表,七点快到了,赶紧带着先遣队,向着鬼子警戒阵地围了上去。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