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功什么了?”
许粟一把拉住兴奋地乱跑的孟父,现在要叫孟工程师了。
自从许粟给他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手段后,孟工程师就开始在军械所里辛勤工作起来。
只不过,他总是会突然抽风一阵子,在工人面前大段地背什么古文,或者说大串的洋文。
许粟才没心思和他一起疯,他将孟工程师按在一旁的椅子上问道:“好好说话。发生什么事了?”
“缸塔法成功了?”孟工程师终于冷静下来了,高兴地说道:“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制作硫酸的法子。”
这也是许粟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后世积累下来的军工经验了。
他在穿越前,在知乎上吹水的时候,记下了抗战中一种生产硫酸的方法。
但他也只是记得,好像是用几个大缸互相之间倒来倒去。具体原理,他一个文科生怎么会知道。
而且,他到滇西来之前,几乎每天都在打仗,根本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也没有办法进行实验。
不过,现在不是有禅达作为后方了吗,许粟就让孟工程师去实验去了,万一能成,自己不就可以自产无烟火药了。
“成了?”听到这一消息,许粟直接将孟工程师提溜起来,走进了军械所。
一包刚刚制作好的火药正静静地躺在桌子上,十几个许粟分配给孟工程师的徒弟正围在桌前。
“炸药品质怎么样?可以量产吗?”
许粟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装备部队,现在他麾下已经有一个师了,每天训练,光弹药就要打出去几千发,更不要说打出去的炮弹了。
许粟做的一点私盐生意,利润全到昆明的战区总监部军需官的口袋里了。
“看什么炸药?”孟工程师在一旁大叫:“关键是缸塔法已经成功了,这可是国际首创的方法,这会,要让外国人高看我们一眼。”
许粟一下笑了:“是谁当初说,这种办法纯粹是胡扯。怎么?现在又支棱起来了。”
孟工程师听了,不以为意。如果说,作为留洋学生的他有什么心愿的话,就是要让中国人的科技赶上洋人。
他给孟烦了制造永动机就是这个念想,想着能够证明中国人,也能发明创造。不过后来失败了而已。
这次他有了切实的创造,虽然是借助了他现在最不想见的许粟的帮助,但他已经看到自己在国外扬眉吐气的样子了。
“你还是赶紧把炸药的量产办法搞出来。”许粟翻看了一旁的徒弟递上来的报告,发现这项技术还是半成品,根本没办法大规模生产无烟火药。
他指了指炸药:“这才是能够改变外国人印象的东西,不是什么工艺技术。”
“自鸦片战争以来,洋人唯一的依仗,便是仗着自己能够更高效的杀人而横行于世界。”
“等到我们也能杀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印象自然就改变了。”
“乡野匹夫。”孟夫咬牙切齿地说道:“就会杀人放火,不通文明。”
许粟嘲讽道:“您倒是去过文明地,人家的圣经上也不写着你啊,不还是给你赶回来了。”
“人家是一神教,知道什么叫一神吗?”
“就是除了我,其他人都不是上帝子民,都不是人。你别说拿个缸塔法,就是真的拿个永动机过去,也是混不上人籍的。”
狠狠鞭策了孟工程师一顿后,许粟留下尽快生产炸药的指令后,离开了军械所。
下午15点,许粟来到蔬菜基地进行巡查。
这里是全师伙食的重要来源,却也是许粟掌控力最为薄弱的地方。
地主势力,宗族势力还渗透在这些为自己干活的农民中间,自己叫他们来种个菜还要给工钱,地主或者族长叫他们去死,却只要一句话。
许粟现在是依靠利益将农民拉来的,这里只驻扎了一个宪兵排,威慑力太低。其他部队还要训练和打仗,根本抽不出来兵力。
许粟要是不常来,农民们就会把蔬菜基地里的生产工具一点点的偷回家去。最后,他们人也会逃走,继续为地主干活。
等到许粟再见到他们,就只能是在军事法庭上了。那时,他们又会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他们不是有意的,他们是冤枉的等等一系列废话。
许粟可不想到时候再对他们执行必要的手段。
对于这些人,解决办法还是有的。
最终办法就是翻心斗争,但是许粟用不了,这是红色人员的专利。
许粟的办法是封建老爷的那一套。
搭建起的简易棚子前,跪了一地的百姓,许粟坐在大堂上,核对着蔬菜基地的账目。
其实,没有人叫他们跪着。许粟还为他们取了一下椅子过来。
但这些人已经被许粟带来的警卫吓得要死,而且许粟每翻个几页,就会点一个人出来打一顿。
大家都以为,许粟肯定是官场上的大老爷,不然怎么会打人这么狠呢,不过就是偷了几把锄头罢了。
他们心里怕的要死,想起来自己曾经还帮着族长和许粟的兵起过矛盾,他们心里就更怕了,想着这回肯定要砍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