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军不支援友军。
这也不完全对,还是有那么几个有良心的将领是会全力支援的。
但问题是,这些人同时也往往是国军里最能打的。
指挥层一般会把他们当主力使用,直接指挥调动。
这时问题就出来了,国军少将以上指挥官,要说全部都是蠢货可能太绝对了。
可要说,只有一半是蠢货绝对说少了。
像汤恩伯、胡宗南、刘峙、孙元良、蒋鼎文等等这些群英荟萃就不说了。
像那种只听从上级命令,根本不看实际情况指挥的将领,对战场的负面作用也不小。
就在东枝危急的时候,西线的英军上报说他们那里发现了三千多日军,要求远征军掩护。
杜聿明认为正在掩护英国人的新编第三十八师根本没有报告敌情,而且就算英国人发现了日军,他们是个军队,自己难道不能作战吗?
现在东枝只有一个团,当面已经发现一个日军师团,情况比西面严重多了。
结果,在指挥部众目睽睽之下,史迪威突然问道:“中国军队吃饭不打仗吗?”
这就太侮辱人了,杜聿明顿时怒火中烧:“我吃的是中国饭,而不是英国饭。”
但史迪威以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身份下令,远征军第五军西调,去增援英国人。远征军司令长官没有查看战场实际就同意了命令,下发部队。
结果,4月22日,已经到达曼德勒的200师,只能停下来作为支援英国人第五军的预备队。
200师的师长已经收到了东枝的战况。他屡次上报,希望可以直接出兵支援。
但这些报告都被压了下来,一切都要等待英国人那里的情况。
结果英国人那里什么都没有。
他们只是安全感不足,所以谎报了军情,想要将远征军骗过来保护他们撤退。
第五军的前锋骑兵深入搜索数里,连个活人都没发现。
这下,史迪威不得不改变了命令,让第五军调头向东,支援东枝。
曼德勒到英军报告的地点,足有一百七十多公里路,就算只是调动骑兵侦察,也耗费了整整两天,才得到确切情报。
等到支援东枝的命令重新下达的时候,新编第6团已经伤亡惨重了。
“根据各部报告,现今,一营伤亡279人,二营伤亡354人,三营伤亡267人。团直属部队伤亡68人。”林译正在城西阵地新建的团指挥所里向各个作战部队长官汇报情况:“部队总计伤亡968人。”
“根据侦察兵报告,被我们击毙的鬼子也在900人左右,东枝城内还炸毁了鬼子三辆坦克。”
“作战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林译喝了口水缓解了一下沙哑的喉咙:“我方依托坚固城防工事,积极进行防御,逼迫日军强攻城区。鬼子以敢死队连续爆破我方工事,所以伤亡较大。”
“但现在东枝城区已经失守。”
林译拿起指挥棒在挂在墙上地图上讲解道:“现在的两军态势为,我军将所剩之作战部队整编为三个连,依托城西高地固守。”
“我们当面的日军已经增加到两个联队,侦察兵在敌人后方发现了第56师团指挥部前进的痕迹。”
说完形势,大家看向了许粟。
他胳膊中了一枪,吊着个绷带,而且他刚从东枝城里突围出来,看起来狼狈极了。
楚文率先发言:“大哥,你说吧。要是要坚守高地,我们三营绝不会有二话。”
“不能守。”许粟挣扎了一下站起来,走到地图边上讲解道。
“之所以要建立城外高地阵地,就是为了和城里互成犄角。”
“我们守这里,是为了利用反斜面的炮火支援城区防御,并分散敌人火力。”
“鬼子不打下高地,是为了分散我们的兵力。”
“高地与城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城区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复杂的地形,而高地则相对较为薄弱。如果敌人真的想要攻打高地,以他们的实力,恐怕早就已经将其攻克了。”
“然而,敌人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高地一直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牵制我们,防止我们将所有的部队都调入城中,与他们进行死斗。”
“如今,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犄角之势已经失去,敌人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将高地包围起来,然后集中所有的火力,对我们发起猛烈的攻击,将我们一举歼灭。”
许粟在地图上点了点东枝城。
“大家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守东枝,是为了阻止鬼子北上进攻腊戍。”
“人要是死光了,还怎么阻止呢?”
许粟指了指山后的丛林:“现在我们兵员不足,只能在鬼子侧翼开展游击战,尽量拖住鬼子。等待主力到来。”
各部队主官相互看了一眼,一营副营长孙志远问道:“可没了坚固阵地,咱们的那些兵,打上两轮就散了。”
“那就只打两轮。”许粟抱着自己的胳膊:“部队不需要造成战果。主要就两个目的,掩护后勤部队撤回曼德勒,骚扰鬼子后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