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粟的队伍还有重机枪、迫击炮等重装备,这些装备需要的空间更大。许粟专门组织了一个人力运输排伴随着迫击炮连行动,专门运输迫击炮弹。
队伍后面是配备了马匹的后勤连。他们要携带团里三个月的口粮,备用的弹药以及其他物资,长长的马队拉了一长溜。
左加右加,算下来,整个队伍足有近一千米长。作为前锋的二营已经看到怒江了,后卫才刚刚离开营地。
许粟作为团长,肩负着整个团队的领导责任,因此在行军过程中,他的工作异常繁忙。
首先,队伍是以排为单位组成一个个方阵,这些方阵沿着道路中央靠左整齐地行进。每个方阵都有其行进节奏,确保整个队伍的有序前进。
连长则负责带领连部走在第二个方阵后面,他们的任务是密切关注队伍的秩序,及时纠正任何可能出现的混乱或不协调情况。连长需要与各排排长保持紧密联系,传达团长的指令,并确保每个士兵都能严格遵守行军纪律。
而一个连又会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营长会带领营部走在自己营的右侧。营长的职责不仅仅是控制队伍的速度,还要保证通讯排的传令通道畅通无阻。这样一来,无论是团长的命令还是其他重要信息,都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士兵那里。
最后,团部被设立在整个队伍的右侧路边。这里是信息的汇总中心,各种情报、报告和请示都会汇集到这里。许粟和参谋处会在这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同时,团部也负责协调各营之间的行动,确保整个行军过程的顺利进行。
正是这一层层的命令传达体系,保证了行军队伍的秩序。
队伍刚走了不到几里路,就状况频发。有人脚崴了,有人拉肚子了,有人走错了道路,有人摔倒了,树林里的各种蛇虫骚扰士兵了等等,许粟耳边的汇报就没有停过。
过了怒江爬上山脊,部队终于到达了预定的宿营地,南天门。
接下来,就是行军中最重要的环节了,吃饭。
首先是水源的选择。必须要用流动的活水,一潭死水可能把整个团毒倒。许粟把手下的参谋撒了出去寻找水源,这就是他们以后得主要任务,必须提前熟悉。
其次是锅灶的安置。炊烟渺渺在文人看来是田园牧歌的代表,但要是部队做饭的时候燃起炊烟,那就是找死了。
鬼子的侦察兵不止一次通过这种方法发现国军的主力。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飞机可以直接按照地面上炊烟轰炸。到时候,部队的损失就指不定有多少了。
许粟亲自赶到后勤连指挥他们挖掘无烟灶。先要挖出灶台,再挖出两条烟道,上面覆盖上厚厚的树枝,烟雾在通道里就散干净了。
最后,是食材的选择。不能吃辣椒等刺激性调料,防止士兵肚子疼。不能多吃肉,以壮丁的身体,油腻的东西吃多了,恐怕直接就拉肚子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放点盐。部队一天到晚就是干活,没点盐身上根本没有力气。
“食嘚咩啊?”蛇屁股凑到炊事班的锅灶前眼巴巴的问着。
炊事员见惯了蛇屁股的作怪,手上的菜刀都不带停的,头也不抬地说道:“炖菜,青菜炖豆腐榨菜。主食杂粮馒头。管够。”
蛇屁股怪叫道:“老天爷呀。能不能换个菜,天天吃,你不腻呀?”
他左右看了看,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掏出一条死蛇:“来来来,我来给你露一手。今天加个餐。我跟你说,喝了我们广东的蛇羹,老舒服了。”
炊事员抬起头正要开骂,看了一眼,突然埋下头老实干起活了。
“你给我说说,有多舒服啊?”许粟的声音从蛇屁股身后响起:“有军棍舒服吗?”
蛇屁股身体一僵,缓缓转过身正看见愤怒的许粟:“长官,这蛇没毒。我认得这种蛇的。”
“你说没毒就没毒。”许粟一个耳光就上去了:“妈的。你一个人倒是爽了。底下的兄弟都是从四川征来的,他们根本没吃过蛇肉。你怎么知道他们吃了不会得病。”
“拉下去,五军棍。”
许粟瞧着那接二连三冒出来的各种意外,感觉自己的头都要大了。好不容易熬过了这跌跌撞撞的一个小时,部队总算是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喜欢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抗战:后勤充足,以血入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