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滇西。
弯折的山路上,一支队形杂乱的国军正缓缓行进着,道路两旁的行人低着头远远地避开,只有从前线撤下了的伤兵才一脸麻木地跟在后面。
队伍前面,衣领上挂着中校军衔的军官无精打采地趴在马上赶着路。
“好热的天。”许粟扯开自己衣领,招了招手:“马阳,过来。”
打头的警卫排里,一名贼眉鼠眼的上尉从队伍里窜了出来。
“大哥,什么事?”
“什么大哥?说了多少次了,要叫团座!”许粟坐在马上气得对着马阳一阵怒骂:“我他妈升个正规团长容易吗?你这哥哥姐姐的一叫,显得我那几万块大洋白花了似的。”
“是,是,大哥。”马阳抽了自己一巴掌:“团座,您消消气。”
“把地图再给我看看。这人都快被太阳晒干了,这收容站怎么还不到?”
马阳立刻叫来两个士兵把地图展开,让许粟观看。
他迟疑了一会,在旁劝说道:“团座,要不让弟兄们歇会吧。估摸着再有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咱们避开日头再走也不迟。”
许粟用手量了量地图上的距离,看看自己手下这500多号军容散乱,跟土匪似的部队:“行吧,先在路边休息会儿,把饭吃了再上路。”
得了命令,队伍哗啦一声散成了一片。
“妈的,这他妈能打仗?”许粟深深地叹了口气,转头对马阳叮嘱道:“你从淞沪就跟着我了,也该升升了,回头我给你走走关系,升个少校,当我的团附,狠狠抓抓训练。”
在昆仑关战场狠狠地打了一仗后,许粟的部队全军尽没,只有几十个老兵逃了回来。他在后方兵站补充了一批壮丁后,才把队伍重新拉起来,但战斗力,就没有保证了。
马阳愣了愣,连忙站直了身体,满脸兴奋地敬了个军礼:“是,团长。”
“好了,我这不兴这套,去管管队伍,一会都他娘的跑散了。”
看着挥着鞭子怒骂着整理队伍的马阳,许粟取出水壶喝着水坐了下来。
要是刚来这个时代,看到这一幕,他还可能会有些不忍。但已经在这个烂泥一样时代,烂泥一样的国军混了五年后,他已经习惯了。
五年前,他还是一名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眼睛里透着愚蠢的大学生。结果,大运一到,时空转化。
眼一闭一睁,他就来到了1937年的上海。
一到这里时,他还兴奋不已。自己看了那么多穿越指南,终于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了,到了自己扭转乾坤的高光时刻了。
结果,路过的国军部队两鞭子就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旧社会。
他被抓了壮丁。
到了国军队伍里,三天饿九顿,抬手就是打,劳役做不完,军饷全扣完。
他也想过逃跑,不过他还没有实施,队伍就抓回了几个逃兵。当着全连的面把人活刮了,连长站在台子上趾高气扬地说道:“这就是当逃兵的下场。”
这下,许粟的胆子彻底被吓破了。再说,他一个身无分文,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生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中国的希望还在黄土高原上呢,几千里的路,他怕不是半路就没了。
幸运的是,在一个被打得辗转反侧的夜晚。他手上现代从古董摊淘来的手表,突然开始发出蓝光,一个半透明的光幕投射了出来。
“系统加载中。”
“系统数据错误,主要功能丢失,剩余能量整合中……”
“角色buff加持中……”
“【上头有人】:你在政府的高层有一两个朋友,军职提升到团长。”
“【后勤及时】:你的上级良心发现了,后勤物资总是按照编制及时送达。”
许粟不由泪流满面,终于他离开了这个苦牢。
然后,他就发现,系统给他安排的这个政府的朋友竟然是个特务。地位倒是高,就是投共就不用想了。
再就是,人家也真的是他点头之交的朋友,安排他当了一个保安团的团长后,就调到了淞沪战场。
再往后,许粟的记忆就模糊起来,一场又一场的血战让他对时间失去了概念,他只记得这是他带的第六个团了。
马阳端着餐盘走了过来:“团长,吃饭了。”
许粟接过饭菜:“你也去吃吧。吃了饭,把咱们老部下叫过来,商量一下事。”
许粟的饭菜当然是团里顶级的。一荤一素,两个大白馒头,一碗小米粥。虽然炊事兵的手艺差了点,但已经和自己在大学里点的外卖差不多了。
相比之下,在路边狼吞虎咽的士兵们的碗里就差远了。半碗榨菜炖豆腐,汤水上点缀着几滴油花。手里拿着的两个杂粮馒头就是主食了。
尽管这样,许粟的部队的伙食标准可是国军中的一流了。看看路边那些皮包骨头的溃兵,他队伍里的壮丁脸上看起来至少还有些肉。
很快,马阳就把一众老部下叫了过来。
许粟是大学生,根本不会带兵。但他有个好,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和红旗培养,他有知识,有良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