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分两头, 且说京师这边。
朱棣亲率那六万大军兵临城下。
闯军自然那也是收到消息后就做好了准备。
“开城破敌!”
一声令下,十几万兵马倾巢而出。
无需什么战法, 绝对的实力面前,直接碾压过去就好了。
“给我冲!”
“活捉崇祯伪帝, 赏金万两,田千顷。”
“擒杀伪明将领, 赏......”
话音落下, 一众闯军将士眼睛都红了。
看向明军仿佛不是在看敌人, 而是在看军功。
正常来说, 倘若是艰苦的, 乃至于实力对等的战局, 往往会让降兵降将先上。
己方嫡系主力在后面保存实力,养精蓄锐。
但这一战, 众人将明军当成唾手可得的功勋,就要反过来了。
先头部队都是闯军精锐。
唐通这样的原明将只能在后面等着喝汤。
“看来大明是真的完了。”
“皇帝跑就跑了, 还敢打回来。”
身为原本明将, 唐通还是有些感慨的。
“就是回来也不知道多带点人。”
“这么点人,估计坚持不了一会就要溃散, 成为大顺兵马的军功。”
“咱这些人很难有立功机会了。”
身为降将部队, 危险先上, 好处往后稍稍,这是可以遇见的。
当然唐通这些降将对此也不敢有太大意见, 甚至这话当着其他大顺文武大臣面都不敢说, 也就只能和同是从明将投诚过来的其他同僚发发牢骚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身旁原大明京师守军将将领,此刻却是露出了诡异一笑。
“谁说我们这些人就没立功机会的?”
“你什么意思, 难不成想要战场抗命, 带兵和他们抢功劳, 这可是大忌。”
唐通隐约察觉到不对,但只是以为对方是想要军功想疯了, 要出昏招。
却不料下一瞬。
“大明兵马听令!”
“给我杀,助陛下夺回京师!”
一声令下,喊杀声四起娥。
数万原大明京师守备力量如潮水般冲了出去。
随后兵锋无情的从大顺军兵马后方, 穿插了进去。
因为大顺主力兵马本就是正面迎击来犯明军。
后方是京师,没有防备。
这一刻受到袭击, 一时间损失惨重,军阵大乱!
“什么?”
“你是说,京师守军哗变了?”
“还第一时间就擒拿活捉了唐通,然后和崇祯小儿军队前后夹击我军?”
“该死!”
城中娥, 李自成得到军队惊变的消息,气的砸桌子。
这几年,滚顺大顺的兵马, 又哗变归顺明军,这还是头一回。
通常来说,明军归顺大顺后,得到优待, 钱粮给足, 不应该是感恩戴德, 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命, 且作战时战斗力远胜从前吗?
再说了, 李自成想不通这支兵马叛变的动机是什么? 背叛天命所归的大顺, 重新归顺明军, 图什么啊。
图皇帝动不动猜忌害冤杀忠臣良将? 还是图饭都吃不饱, 饿着肚子打仗?
虽然不理解各中原由, 但事情发生了, 总还是要处理的。
“这支叛军虽有数万人, 但多为老弱, 战力羸弱!”
“而崇祯小儿由不通带兵打仗!”
“所以目前局势,依然优势在我!”
“让各部兵马分出一部分拦截叛军, 随后其余兵马合力尽快击溃崇祯小儿。”
“随后在格杀一切乱党!”
李自成杀气腾腾下达命令。
现在他是真的怒了!
然而很快又有新的军情传来。
“禀报陛下,城中多位大人家中起火, 闯入此刻。”
“城中一些百姓也开始聚集叛乱。”
“还有北部粮草...经过初步核查, 这些事背后应该都是潜藏的锦衣卫谋划发动的!”
外面大战四起, 降将复叛。
城池中又纷乱顷刻间四起。
“该死, 伪明的锦衣卫不是早就成了一帮酒囊饭袋了吗, 怎么还会如此!”
“崇祯小儿!尽给朕搞这些阴谋诡计!”
李自成恨的牙根痒痒。
到了现在他哪里还不明白, 这些都是大明早就给他发的坑!~
等的就是这一天大军想要夺回京师时, 来个里应外合!
此时发生的一件件事,都太出乎意料了。
更出乎意料的是,直到现在, 他才发觉, 一直被他瞧不起的大明皇帝,竟然还能做出这般谋划。
在仓皇逃出京师前, 还布置了这么一番谋划!
“哼, 天子当堂堂正正,阴谋诡计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沙场上难抗衡我大顺兵马, 这些计谋就都是笑话!”
李自成这般安慰自己。
对己方主力和伪明民军队交战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纵使对方与叛军里应外合,也无法改变绝对实力的差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