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张飞。
张飞询问情况后得知吕布并未如他们所计划的那样追击过来,感到有些遗憾。
三人一同回去向刘备汇报情况,表示计划失败,请求责罚。
刘备面对结果并无怪罪三人,反而于帐内沉思。
郭嘉分析,吕布重视家人,因担忧城池而折返。
对于吕布的强势,郭嘉提议让三军将士绕城奔跑施压。
夜晚,冀州军骑兵执行此策略,日夜奔波使城中守军和百姓疲惫烦躁,士气下跌。
百姓在民居中哀怨,期盼战争早日结束。
冀州军队包围濮阳城,人心惶惶。
全城弥漫着悲观情绪。
百姓们讨论着濮阳的命运,冀州人的繁荣令人羡慕。
有东郡北部边地的难民已逃到冀州避难,声称得到了田地。
然而吕布不愿投降,皇叔是否会迁怒于濮阳百姓令人忧虑。
濮阳是兖州治所,城内百姓众多,虽经历吕布与曹操的战斗,仍有些百姓选择避难。
城西一座破败的宅子内藏玄机。
这是锦衣卫潜伏之地,简雍作为卧底潜伏在吕布身边。
自长安战事结束、董卓身死后,简雍一直在寻找机会。
如今主公刘备的大军已至城外,简雍召集城中锦衣卫在此商议要事。
面对张百户的询问,简雍心中复杂。
他曾被派往董卓和吕布身边卧底,如今不知自己的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但他清楚自己的任务,便是全力听从指挥调遣。
他提出计划,准备行动。
简雍询问是否能联系北门校尉鲍明。
鲍明是鲍信的堂弟,曾在刘岱在位时得到重用,然而如今兖州局势已变,吕布掌控局势,但鲍明是否效忠吕布尚不确定。
简雍建议尝试联系鲍明,若他识时务,可留他性命,否则将采取措施。
张百户受命行动。
同时,吕布在州牧府中因冀州军的围城疲兵之策而陷入绝望,城中人心惶惶。
此时,北门校尉鲍明叛变,冀州军先锋张飞、文丑已突破北门,即将攻入州牧府。
吕布语音间的绝望。
他的内心波涛汹涌,感同身受。
吕布命令高顺带八百陷阵营将士向刘备投降。
高顺对此深感痛心,他回想起自己与吕布在并州开始并肩作战的日子,发誓要守护百姓的家园,现今面对溃城投降的选择倍感矛盾与煎熬。
吕布希望他能保住八百陷阵营将士的性命,然而高顺内心痛苦地拒绝了他。
吕布提醒他们并州军一脉的荣辱,试图打动高顺。
高顺内心挣扎后决定跟随吕布,以死明志。
吕布对高顺的离去感到担忧,但他也明白这是唯一的出路。
大殿内只剩下吕布一人时,一个熟悉的悬浮虚影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是靖王老祖送来的三国吕布传记,亦真亦幻的过往重现眼前,此时令吕布倍感不舍,但却接受了这一切。
随着天色渐晚,吕即将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悬浮的传记预示着英雄故事的结局已然开启。
吕布怒斥:“又是你在装神弄鬼!”
上次便诡异至此,此次亦然。
手中长剑直指那虚妄身影。
然而,剑刃穿透其虚妄之形,未能造成实质伤害。
刘胜感慨道:“大势所趋之下,你终究心灰意冷,不复昔日睥睨天下之勇猛。”
吕布怒喝:“你究竟是何人?”
刘胜回应:“既你如此执着于身份之谜,我便告知你。
吾乃大汉中山靖王刘胜。”
此言一出,吕布大脑一片空寂。
中山靖王?与武帝刘彻同代之人?早已逝去数百年之久!吕布厉声质问:“可知假冒汉室宗亲是诛九族的死罪?”
刘胜一笑:“胜只是一缕幽魂,不惧生死。
至于奉先你,却将命不久矣。”
闻此,吕布冷笑反驳:“生死之事,与你何干?”
他决心等待刘备到来,已抱战死之决心。
刘胜摇头:“奉先一身武力,若就此埋没,实在可惜。”
其言下之意尽显拉拢之心。
吕布识破其意:“想让我投降刘备?他有何资格接受我的投降?”
当即表示绝不投降。
刘胜淡淡一笑,稍抬右手,虚空中便浮现一颗地球仪,这是他垂钓所得的奖励之一。
“赠予你。”
吕布眼前的地球仪与书籍落下,那是三国吕布篇的传记。
神秘人物已经消失无踪。
吕布捡起这两样物品,仔细端详。
他身在城中,而刘备的军队已经控制整个城池。
吕布麾下的将领除了张辽外,其余都已投降刘备。
就连高顺和他的家眷也已投诚。
刘备允许高顺继续统帅陷阵营,并答应给予吕布身后留全尸的承诺。
刘备希望高顺能带回张辽。
高顺领命前往离狐县劝降张辽,张飞和其他将领对此表示担忧。
刘备信任高顺,并命令其他将士在三天内不得进入州牧府和并州将士家眷大院,违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