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对此不以为意,他下令把中山郡的子民接回来。
在赵云的指挥下,郭大贤开始组织人手将村民的家当移到界碑后方。
文丑和博陵骑都尉虽然亲眼目睹这一切,却无力阻止。
卫队长看着这一幕心急如焚,他认为双方兵力相当,真打起来胜负难料,不明白为何文丑如此惧怕赵云。
尽管文丑让他上前阻挡,但他不敢轻易冒险。
最终,村民的家当被陆续移到界碑之后,赵云下令让他们先行离开,由郭大贤带路。
赵云留下来镇守场面。
突然,文丑军背后有一人高声呼喊赵云的名字,是白马义从的统帅严纲。
他带来消息,主公公孙瓒即将抵达博陵,并特派他先来一步。
主公对赵云甚是思念,并邀请他返回幽州。
但赵云已经找到了明主刘备,婉拒了严纲的好意。
尽管严纲提出让赵云统帅白马义从的诱人条件,但赵云仍然不动摇,表示一心向刘。
严纲感叹不已,回忆起当年赵云只是他麾下的小小卫队长,如今却成为战力冠绝天下的英雄。
诸侯讨董时,刘备带走了赵云,这让严纲和公孙瓒后悔不已。
如今后悔已无用。
公孙瓒麾下的精锐部队白马义从,是展现诚意的最佳证明。
然而,即便如此,赵云的心动却未曾动摇。
严纲承认刘备的大雪龙骑确实无可匹敌,也尝试以子龙一心向刘的事实作为切入点进行劝说。
他提出两个任务:一是试探赵云是否有回归公孙瓒麾下的意图,二是配合博陵郡守,讨回打算迁徙中山的博陵子民。
面对严纲的请求和联盟的压力,赵云选择忠于刘备,表示“各为其主”
,并感慨在公孙瓒处并未受到重视,而在刘备处则受到重用。
这一决定让在场众人情绪各异,而棺中小世界的刘胜则对赵云的忠诚感到欣慰。
场景描绘。
严纲目睹赵云的态度后点头允许。
于是,子龙可以自由行动。
文丑及博陵骑都尉心中愤怒却无法言说,眼睁睁看着百姓跟随郭大贤离开。
此时,廖化靠近赵云交谈。
他询问是否有人在博陵军中擅自收取中山郡子民钱币一事。
卫队长对此激烈反驳,并提及自己的尊贵身份,然而当搜身的命令下达时,他显得有些慌张和不安。
文丑对这件事也感到不悦,尽管卫队长一再强调清白,但士兵们还是直接将其摁倒在地搜身。
当文丑想要上前劝阻时,赵云阻止了他并允许士兵执行命令。
最终,士兵找到了钱币。
他身上搜出了三枚钱币。
士兵高举战果。
现场一片寂静,卫队长眼中充满了仇恨,他挣脱束缚,夺取一把剑,冲向林二并疯狂地大喊:“都是你害的,让我颜面扫地!”
他疯狂地刺向林二。
然而,赵云的银枪——龙胆亮银枪瞬间贯穿卫队长的胸膛,解决战斗。
卫队长被扎透后倒地不起。
文丑等人对此感到震惊,赵云回应道:“他杀害中山郡百姓,我岂能容他?”
赵云的强硬态度让所有人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目送赵云带走村民,消失在树林中。
严纲与文丑相继离去,博陵骑都尉只能独自面对惨状。
他们收拾残局,将卫队长的 ** 运回治所博陵县。
故事在此暂时告一段落。
中山郡内,林家村众人在赵云等人的引领下前行。
到了浦阴县后,有人接应带走。
廖化向赵云辞行,继续前往其他地方宣扬中山的善政。
郭大贤提醒赵云,因他杀了博陵郡守之子,对方不会轻易罢休。
郭大贤主张先下手为强,提议攻打博陵郡夺取领土。
赵云表示会向主公刘备汇报此事。
目前,赵云的首要任务是巡视边地,确保一旦有突 ** 况能立刻汇报。
同时,对于想要迁移到中山郡的民众,要想办法协助他们。
之后,赵云前往定州城向刘备汇报情况。
刘备得知公孙瓒与博陵郡守、袁绍结盟的消息并不惊讶,他理解乱世的复杂性。
对于赵云击杀博陵郡守之子的事,刘备并未责怪。
他指示赵云率军前往无极县待命。
随后,刘备召见关羽麾下的校尉周仓,命令他去浦阴县与郭大贤汇合,接收想要迁移到中山郡的民众。
他向周仓下达了命令。
周仓受命后迅速离去。
刘备在送走周仓之后,返回书房。
不久,刘备完成了一封信件,同时捏碎了手中的传送符篆。
符篆碎裂时,书房角落的黯淡传送洞口发出耀眼的光芒。
刘备立即将信件放入光洞中,光洞吞噬了信件后光芒消失,一切恢复原状。
在光洞的另一端,刚刚从董卓的相国府回到家的简雍如往常一样检查房间,发现了新的信件。
他阅读信件后,确认已经记住内容,随后将信件点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