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间,逢纪稍作停顿,再道:“韩馥必将心生恐惧。
此时,主公再派人游说于他,迫其交出冀州牧之职,让于主公。
一则韩馥乃主公袁氏之门生故吏,二则主公较之韩馥更有资格出任冀州牧。
如此,冀州岂不是尽入主公之手?”
全场一时间鸦雀无声。
冀州分南北五郡,刘备镇守中山,袁绍则为渤海郡守。
逢纪之言,让袁绍看到了一种可能。
若得冀州九郡,岂惧刘备一中山郡?
袁绍抚须而笑,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之色,询问道:“谁愿出使幽州公孙瓒?”
环视一周,无人应答。
许攸趁机进言:“主公,此计由逢纪所出,或可让其亲自前往。”
“让他前行,有何不可?”
众人的目光转向了逢纪,他早已预料到这种反应,于是坦然接受任务。
“我,逢纪,愿为主公前往幽州与公孙瓒交涉。”
不到半小时,逢纪带着使团离开了渤海,直奔幽州。
几日之后,他成功见到了公孙瓒,此时公孙瓒正因一些事情感到烦恼。
逢纪直言不讳:“公孙将军,我知你因无立足之地而忧虑。”
公孙瓒一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你受制于幽州牧刘虞,感到束手无策。”
公孙瓒心中震惊,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冷静。
他询问逢纪:“袁绍派你来此,所为何事?”
逢纪回答:“为解决将军目前的困境。”
公孙瓒问:“此言当真?”
逢纪点头确认。
公孙瓒随即命人摆上酒菜招待逢纪。
他询问:“你有何良策?”
逢纪提出:“请将军领兵南下冀州边境,与袁绍联手夺取冀州,我们二人可共同分享冀州。”
公孙瓒稍微犹豫了一下。
他提到:“冀州是韩馥的地盘,而且冀州北部的中山郡还有我的好友刘备。”
然而,他的话尚未说完,就被逢纪打断。
逢纪建议:“将军何不换一种思考方式?”
公孙瓒不解地问:“如何换种方式思考?”
逢纪解释:“在拿下冀州后,将军可拥有赵国、常山、中山、博陵、河间五郡,而袁绍则要剩下的五郡。
同时,可让刘备继续担任中山郡守。”
这番话语让公孙瓒心动不已。
公孙瓒有意攻取冀州,提出与袁绍一同攻之,冀州分割方案是他四袁绍六。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公孙瓒同时联络刘备进行结盟,意在平分冀州。
他担心袁绍背信弃义,因此做出两手准备。
刘备收到公孙瓒的信后,召集众人商议此事,众人在得知此消息后议论纷纷。
听闻公孙瓒与刘虞在处理胡人事务上存在分歧。
于是,他们之间是否因此产生了隔阂?
刘虞采用安抚策略,而公孙瓒则主张严酷 ** 。
他们显然无法达成一致。
大家都不明白为何公孙瓒会突然有意南下与刘备共同攻取冀州。
荀谌提及:“渤海处有一支使者队伍前往幽州,袁绍与公孙瓒或许已有交流。”
他进一步指出:“公孙瓒现派人送信,欲与主公平分冀州,但主公不可掉以轻心。”
田丰更是直言:“虽与公孙瓒为旧友,但不能保证他会念及情谊。”
刘备陷入沉思。
沮授建议:“史阿不是设立了锦衣暗哨在渤海郡刺探消息吗?何不询问他?”
此建议得到众人的认同。
史阿的锦衣卫近期活跃于各地,其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
刘备命令传史阿进殿。
史阿带着一名锦衣卫走进大殿,向刘备汇报:“据南皮城的兄弟消息,公孙瓒已派谋士逢纪出使幽州与袁绍联络,意图共同攻取冀州。”
史阿此番表现出色,功不可没!刘备赞叹后对其进行了嘉奖。
殿内的众人此时都已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张飞怒斥道:公孙瓒此人狡诈至极,他一方面与袁绍结盟,另一方面又担心袁绍的算计,竟派人联系大哥,想两边通吃!
关羽闻言,冷笑一声,他也得有这本事才行!
此时,众人已经洞悉公孙瓒的计谋,便针对其制定了应对策略。
荀谌提议:既已知其计,何不来个将计就计?我们假装配合公孙瓒,给袁绍演一出戏,伺机谋取利益。
这一幕,被传送到棺中小世界的刘胜尽收眼底,他颇为满意地点头,玄德麾下众人如此同心协力,我深感欣慰。
这一世的刘备,有田丰、沮授、荀谌、刘晔辅佐,不会再吃亏了。
在冀州北部的易流域,廖化率领三千兵马,分十路进入各村庄,他们既不劫掠也不战斗,每到一地,只留下一份份布帛,然后迅速撤离。
这种行动在博陵郡周边频繁出现,使得当地村民误以为他们是流寇,一见到他们就惊慌失措,纷纷逃命。
数百骑士飞驰而过,恍若狂风呼啸,对站立的村民视若无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