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消息令袁绍震惊不已,他立刻站起来询问更多细节。
“紧急!迎接袁谭的兵马入寨!”
袁绍下令,营门大开。
不久,袁军营寨内。
赵云伪装成袁谭部下,已经到达后寨门口。
未等赵云下令,寨门便自行敞开。
“将士们,随我攻入,捉拿袁绍!”
赵云跨上照夜玉狮子,率先冲进营寨。
中山郡靖王陵墓中的小世界,刘胜正在观察袁绍军的情况。
看到眼前的败局,他发出感叹:“袁本初啊袁本初,这次你可是栽了。”
大儿袁谭、三儿袁尚均被擒,军中粮草也损失大半。
此时,赵云再次率领兵马进攻。
刘胜决定利用自己的千里传音技能天赋向赵云传达指令。
“子龙,进入后营不要恋战,继续伪装成袁谭的兵马,转向侧翼营寨。
那里的粮草才是重点,劫走它们。”
他又吩咐道,“之后,让大军在矮山脚下驻扎,与云长相互策应。”
紧接着,刘胜又用千里传音告知关羽:“云长,子龙已混入袁军,夺取其侧翼营寨的粮草。
你率领兵马适时出现,接应子龙稳定矮山的阵地。”
在袁军的指挥大营中,袁绍等待袁谭的报告。
“怎么回事?速传袁谭过来!”
话未说完,“报!主公,大公子的兵马已向侧翼营寨进军,意图夺取粮草!”
这个消息令袁绍和在场的人震惊无比。
“大公子的兵马?去劫粮?”
他们无不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许攸第一个反应过来。
气氛紧张,急迫的形势展开。
袁军发现,战局并不是如预期的那样由他们控制,粮草和两名将领被敌人相继夺取。
众将的慌乱之中,许攸焦虑地指出假扮的兵马的目的,袁军陷入一片混乱。
袁绍紧急下令救援粮草,然而赵云已经成功撤退。
面对困境,袁绍决心全力追击赵云。
关羽则联手管承击溃前营,劫走了粮草主力部分,接着在敌军乱中成功地汇合赵云撤退。
随着两位主力的离开,颜良、文丑抵挡不住压力而败退。
面对这种情况,袁绍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
而袁军的困境并未结束,淳于琼回来报告,剩余粮草只够维持三天。
面对这样的绝境,袁绍绝望至极,他必须做出决定:撤军返回渤海治所南皮县重整旗鼓再战。
彰武县此地已难再安身立足。
将领们看向袁绍,神情焦虑。
接连失利让众将信心受挫,士气低迷,不利于继续作战。
袁绍思前想后,想要撤军但又舍不得实力强大的军队及颜面。
尤其担忧袁尚的伤势。
许攸虽心有不甘,但形势逼人,只能劝袁绍放下执念。
提及历史上的刘邦也曾败于霸王但最终夺得江山,袁绍的心情稍感宽慰。
然而面对儿子被俘的困境,袁绍犹豫不决。
许攸建议交涉物资以换回公子,但袁绍对此十分纠结心痛。
许攸进一步劝说,物资只是暂时转移,待袁绍夺回冀州再讨回。
正当袁绍准备撤军时,消息传来:审配从南皮运来一批粮草,足够大军消耗一月有余。
这个消息让心灰意冷的袁绍重新振作起来,大喜之下觉得粮草优势足以扭转局面。
袁绍眼见胜利在望,却不料审配的出现带来了转折。
审配进入帐内,向袁绍汇报,粮草足够支撑一月有余。
他鼓励袁绍继续围攻矮山,不放弃关羽、赵云等将领以及黄巾青壮。
矮山上的关羽和赵云观察到新的粮草,却对连续劫粮产生的警觉性有所担忧。
他们决定今夜保持警惕,来回巡视以防袁军的夜袭。
随着夜色渐浓,日影西斜,袁军营寨与矮山上的炊烟一同升起。
袁军大寨之中,袁绍召集文武众人商议军事。
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攻下附近的矮山并擒拿山上的贼寇。
审配主张通过粮草优势,与对方进行持久对峙,耗死对方。
然而,许攸却认为当前袁军士气低迷,需要通过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
他主张在夜晚发动突袭,围攻击溃敌军。
双方意见不一,各执己见。
袁绍在听取双方意见后,决定采取折中之法。
他认同关羽、赵云占据地利且悍勇无比的观点,决定等敌军的粮草耗尽后再发动攻击。
审配虽有异议,但在看到袁绍坚决的表情后选择了沉默。
许攸长叹一声,独自离开营帐。
一夜过去,当朝阳升起时,一支兵马突然袭击而来。
为首的大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目光如炬;其后的大将刘备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
两人率军抵达袁军营寨外停下。
探子飞报给袁绍,袁绍惊骇之下登上辕门高台查看情况。
刘备出现在营外时,袁绍愤怒不已。
刘备纵马出列,来到两军阵前与袁绍对话。
“袁绍怒斥刘备,称其阴险狡诈,恶行不断。”
在洛阳城和渤海之地,刘备屡次算计袁绍,让他倍感痛苦。
刘备却笑对袁绍的指责,并提出归还袁谭作为和解条件。
袁绍愤怒之下,虽有些动摇,但仍拒绝了这个提议。
此时许攸建议趁机出击攻打刘备,而审配则冷静分析局势,认为不宜贸然出击,应该据守防守。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