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得知城中有甄氏富商,便命令他们准备酒宴。
甄氏家主甄俨战战兢兢地带着一车酒出现在张飞面前。
张飞宽慰他不必害怕,表示不会伤害他。
甄俨因此放下心来,并表示只要张飞喜欢,他会继续供应美酒。
张飞承诺保护甄氏在冀州的商业活动,不受他人欺辱。
甄俨感激不尽,吩咐小厮回府继续取酒。
在无极县的地牢里,沮授和张合被分别关押在相邻的牢房中。
沮授非常关心张合的伤势,张合因右脚受伤而痛苦不堪。
他担心自己的伤势可能很严重,需要长时间的恢复。
张合对张飞的武艺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即使主公和渤海太守回来,也难以对付张飞。
他感叹中山郡恐怕难以保住,因为除了赵云之外,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张飞。
他说,即将到来的刘备可能代表着冀州的新局势。
有预料指出刘备军队一到中山郡的时间或许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
而沮授对此感到忧心忡忡,担心一旦刘备在中山郡立足,冀州会如同第二个袁绍掌控的渤海郡一般混乱。
他知道袁绍野心勃勃,而冀州即将因刘备的出现而动荡不安。
尽管牢房里环境压抑,沮授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焦虑,来回踱步思考解决办法。
正当两人迷茫时,牢房上方的突然浮现的人影令他们大为震惊。
这人像影子一样凭空出现,引起了他们的警觉。
人影叹息提及张角是个好苗子但运气不佳,令张合和沮授疑惑不解。
接着人影嘲讽张合对黄巾军的态度,提及羊羔尚知反哺之恩何况人乎的话语令张合深感羞愧。
此时神秘的人影自称是一个已死数百年的人,自称为刘胜。
此消息令张合和沮授惊愕不已,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死去几百年的人会在此时现身。
虽然两人震惊疑惑这是否鬼魂出现,但他们依然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漂浮的人影等待下一步的动向。
袁绍已在渤海经营一段时间,冀州的局势即将因刘备的到来而发生巨变。
冀州未来或将落入袁绍手中,这是大势所趋。
届时,你们将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
一是归顺袁绍,重新寻找主心骨;二是抗拒袁绍,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韩馥难以守住冀州,你们是否还愿意效忠?
刘胜正在分析当前的形势。
刘备即将进入冀州中山郡赴任,他以仁义厚重着称,而袁绍虽表面宽宏,实则猜忌心重。
两人对冀州了解颇深,不可能不知袁绍的性情。
选择刘备还是袁绍,全在一念之间。
历史上的轨迹显示,张合和沮授最终选择了从韩馥处投降袁绍。
这表明他们效忠的并非韩馥个人,而是朝廷的体制。
无论谁掌控冀州,他们都会选择投降。
韩馥过世后,两人选择了投降袁绍。
然而,袁绍死后,张合投降了曹操,而沮授则选择坚守。
沮授抬头时,发现之前在此处的身影已经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这让他震惊无比,难以言表。
张合也陷入了沉思。
刚才那人所言非虚。
张合自黄巾之乱起就被韩馥征召入伍,一步步升至军司马的位置。
他所忠诚的并非韩馥个人,而是朝廷的体制。
袁绍的到来利用袁氏的名望讨得了渤海太守的职位,韩馥作为冀州牧始终被袁绍压制。
张合预见冀州将落入袁绍手中,但刘备的出现成为了他犹豫不决的变数。
中山郡守刘备的势力已深入冀州腹地。
由此冀州内部形成了三股势力,分别是冀州牧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以及中山太守刘备。
张合与沮授的眼中都充满了迷茫。
夜晚,一名军医进入地牢为张合治疗伤势,门口张飞站立如标枪。
刘备极为重视这两人,因为他们是先祖交代需要收复的关键人物。
随着天亮的到来,刘备怀着紧张的心情直奔地牢,亲自下令打开牢门并卸下两人的镣铐,对他们表示慰问。
张飞述说昨日与敌方交战,他腿部受伤的是张合。
刘备听后,立刻脱下披风盖于张合身上,并决定寻找医术高明的大夫为其治疗。
随后刘备对张合以礼相待,并请出贤士沮授。
经过刘备的诚恳邀请,沮授决定助其一臂之力。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赵云与华雄大破冀州军队,擒得大将高览,高览已投降,正待进城。
刘备听后欣喜不已,下令宣高览进城。
高览是四庭柱之一,也是老祖安排的人才名单中的悍将。
如今袁绍掌控颜良和文丑,而刘备则得到张合和高览等武将的支持,加上谋士沮授,人才济济。
文有沮授、刘晔等人,武有关羽、张飞等大将。
此外,还有尚未表明态度的郭嘉随军北上。
刘备军中已羽翼渐丰,蓄势待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