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知县令:“县城南部出现西凉兵。”
但县令惊慌失措,要弃城而逃。
沮授愤怒地拉住县令,提出守城的计策,但县令挣脱后逃离。
守卒和民众也纷纷效仿县令逃跑,留下空城一座。
沮授对此深感失望和愤怒:“冀州兵士竟如此畏惧战事,西凉兵刚刚入侵便闻风而逃。”
如今,县令、守卒逃离,百姓躲藏,沮授只得放弃此城。
191年,西凉兵再次肆虐,他们烧杀劫掠,无所不为。
当想到城中民众可能的命运,沮授心中充满忧虑。
他决定采取紧急行动,封闭无极县的所有城门并前往甄氏府邸。
面对甄氏家主甄俨的疑惑和担忧,沮授坚定表明立场。
他说明西凉兵的来袭并不会威胁到城中安全,因为他们主要依靠骑军攻击。
只要以城固守,关闭城门并借助甄家的部曲进行防守,他们就没有办法攻进城内。
一旦城外的西凉兵粮食耗尽,就会撤退。
因此,沮授强烈建议甄俨依靠城内兵力抵挡敌军进攻。
他警告甄俨,如果不这样做,西凉兵可能会直接攻击甄氏府邸。
听到这样的警告后,甄俨同意了沮授的计划,并允许他指挥甄家的五百家丁守城。
随后,沮授向四面发出求救信号等待大军支援。
甄俨在府邸内焦虑不安,疑惑为何西凉兵会突然出现在无极县内。
甄俨与甄尧兄弟俩正商讨着府上的大事。
他们忧虑府上的五百家丁难以守住城池,甄尧提出了将妹妹们和家产转移到定州县的提议。
尽管定州县城高墙厚易于防守,但甄俨考虑到西凉兵皆为骑兵,且妹妹们体弱家产难以移动,认为转移难以快速完成,恐怕难以抵挡西凉铁骑的侵袭。
甄尧不甘心地坚持出城转移的建议,但甄俨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
此时,华雄在无极县的南部边境等待已久,终于见到了赵云及其接来的家人,包括赵云的兄长和年迈的母亲。
华雄向赵云叙述了冀州骑都尉的情况。
听到骑都尉之名,赵云心存疑惑。
回想起他在公孙瓒麾下听闻冀州牧韩馥曾征召一名文士担任骑都尉,心中揣测是否此人便是沮授。
华雄虽未提及,但从其描述中,赵云断定那就是沮授。
尽管华雄并不将沮授视为强大,但赵云却对其心存警惕,认为他并非简单人物。
提及明日要前往治所,赵云已开始思索如何避开沮授,以确保顺利抵达定州县。
他担忧董贼利用朝廷册封中山郡守的计谋,以及冀州牧和关东联军的纠葛。
华雄对此却显得乐观,并告诉赵云他们西凉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赵云仍感忧虑,对于即将到来的挑战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华雄简短回应道:无需计较过去的封号与名气,今日面前,唯有现实之力说话。
言毕,他高高举起铁拳,示意一切以拳头大小说话。
那些不服的人,只需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即便名声再响亮,到头来每个人都只有一条性命。
华雄的话语虽平常却充满霸气。
赵云的脸上则流露出谨慎之色。
夜已过去,天将破晓,赵云催促军队继续前行。
他们即将抵达中山郡南部的县城——无极县。
赵云向华雄介绍了此地概况,打算进城补充水源然后继续前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他们抵达城下时,城门已紧闭。
赵云表明身份请求开城门,却遭到冀州骑都尉沮授的拒绝。
沮授质疑他们的身份并拒绝开城。
华雄见到沮授后大怒,挑战其出城一战。
而沮授却以边地武夫、一介莽夫之称号回应挑衅,表示若华雄想战那就进城里战。
此言令华雄更加愤怒,他决定展示实力对准城头的沮授拉弓射箭以 ** 慑力。
箭矢如飞般射出,直扑城头。
沮授早有防备,眼见华雄引弓搭箭,便本能地躲避攻击。
箭矢擦过沮授头盔,嵌入身后的木柱之中。
一声闷响,箭矢深深扎入。
华雄怒斥:“西凉武夫,你就这点能耐?”
沮授轻蔑一笑:“不过如此。”
华雄咬牙切齿,誓言道:“待城门攻破之日,我必取你性命!”
赵云下令骑兵散开,寻找水源:“都去寻找周边溪流。”
他们无法进城取水,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溪流补充。
大军改变方向,继续北上。
路上,华雄愤愤不平:“子龙,那沮授欺人太甚!”
赵云沉思道:“此人足智多谋,不可小觑。”
他们率领的都是骑兵,运送着粮草和书简,行动不便,攻城不可为。
华雄不服:“难道就这样让他撒野?”
赵云道:“待我们将粮草和书简送进定州县后,主公抵达中山时,再回头找他算账。”
对方据城而守,他们无可奈何,华雄只能暂时忍气吞声。
前方,终于抵达了那条河流。
然而,溪水的浑浊让赵云感到失望。
他派几名骑兵到上游查看情况,自己则与华雄疑惑地看着河流的尽头。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