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警告提示在杨穆白的视野中疯狂闪烁,如同危险的警报器,与美术教室里那片被夕阳温柔笼罩的宁静景象形成了极致荒诞的对比。
S+级绝望?
这个评级远超食堂里张浩那点可笑的暴怒。系统甚至用上了“聚合体”和“极度危险”这样的字眼。
杨穆白僵在原地,目光锐利地审视着窗内的女孩。林雪。他有点印象,高中三年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总是独来独往,安静得像一幅背景画。听说父母离异,跟奶奶住在一起,成绩中下游,是那种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类型。
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能积蓄起如此恐怖的情绪能量?这根本不是一个高中生该有的情绪量级!
【警告:高浓度绝望力场可能对周围情绪环境造成不可预测干扰,请宿主谨慎!】系统的提示音都似乎带上了一丝电流杂音。
规避?
杨穆白的心脏因紧张而加速跳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强烈勾起的探究欲。高风险往往意味着高回报。系统渴望高质量情绪能量,而眼前就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富矿”。更重要的是,一种莫名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女孩和他,或者说和他的系统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但他没有贸然行动。社畜的经验告诉他,面对未知风险,情报优先。
他缓缓后退几步,将自己隐藏在走廊的立柱阴影里,如同一个耐心的猎手,开始观察。他没有再直接“看”林雪,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界面上情绪能量的细微变化上。
果然,即使隔着墙壁和一段距离,他能量槽里那缓慢增长的数字彻底停滞了。并非没有情绪来源,而是林雪周身那无形的、庞大的绝望力场,像一个黑洞,吞噬中和掉了周围所有零散的、低强度的情绪波动。
好强的“污染”性!
上课预备铃响起,打破了走廊的寂静。美术教室里的林雪动作顿了顿,默默收拾好画具,低着头走了出来。她经过杨穆白藏身的立柱时,没有丝毫察觉,身影单薄得像随时会被风吹走。
杨穆白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视野中,一个极其黯淡的、几乎被灰色雾气完全笼罩的标签一闪而过:【林雪:绝望(S+)……(其他情绪无法检测)】。
他跟了上去,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下午第二节是语文课。讲课的是个富有激情的老教师,正在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悲剧,讲到动情处,抑扬顿挫。
“同学们,黛玉的泪,是对封建礼教的无言抗争,也是她悲剧命运的注脚……”
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不少同学对这种悲春伤秋的内容提不起兴趣。杨穆白坐在后排,心思却不在课文上。他的目光偶尔扫过斜前方隔着三排座位的林雪,她始终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橡皮,周身那股无形的低气压让偶尔看向她的同学都下意识地移开目光。
杨穆白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无聊】、【走神】、【轻微不耐】的情绪颗粒,一旦飘荡到林雪附近,就像被吸入深渊一样消失不见。
真是个……人形情绪屏蔽场。
他必须做点什么,不能任由这“富矿”只是安静地待着,还干扰他的“日常收益”。
一个念头闪过。他需要测试,也需要能量。
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主动去“感应”课堂里弥漫的那些稀疏情绪。意念微动,像伸出了无数无形的触须。
【检测到可汲取环境情绪:无聊(普遍)、专注(少量)、求知(极少量)……是否进行“广域微量汲取”?】
还有这功能?杨穆白立刻选择:“是!”
刹那间,他仿佛听到无数细微的叹息、哈欠、笔尖敲击桌面的声音在脑海中放大又远去。能量槽的数字开始极其缓慢地跳动:+0.1, +0.1, +0.2……
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但聊胜于无。
语文老师似乎对课堂的死气沉沉有些不满,他放下课本,目光扫视全场:“看来大家对黛玉的‘小心眼’和‘爱哭’很有看法啊?那我们换个话题,有没有同学能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试着分析一下黛玉这种行为模式的深层成因?比如,是否与早期情感缺失或环境压力有关?”
这个问题有些超纲,课堂顿时更加安静了,弥漫的【紧张】和【怕被点名】的情绪陡然浓郁起来。
杨穆白心中一动。就是现在!
他立刻停止了广域汲取,将所有的意念集中,像瞄准一样,锁定了斜前方那个灰色的身影。
不是汲取,而是……刺激!
他回忆起系统关于“情绪引爆”的描述,虽然技能在冷却,但原理或许可以借鉴?他尝试着,极其小心地将一丝刚刚汲取到的、最平淡的“无聊”情绪,混合着一点点从周围同学那里感应到的“紧张”,如同发射一枚微不可查的针,朝着林雪的方向“推送”过去。
他想看看,这潭绝望的死水,会不会起一丝涟漪。
那丝微弱的混合情绪没入林雪周身的灰色力场,如同石沉大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