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网络中心深处,一间绝对静默的隔离舱内。艾拉悬浮在中央,周身萦绕着极其微弱的、与“共振密钥”同频的能量辉光。她闭着双眼,全部的意识都已收敛,如同最精细的传感器,向着那片广袤而混乱的维度褶皱,延伸出无数无形的“触须”。
“灵犀寻踪”已然启动。这不是依靠能量或逻辑的暴力扫描,而是一种基于深层共鸣的、近乎直觉的感应。它要求施术者将自身频率调整到与目标高度一致,在无尽的噪音中,捕捉那一丝独一无二的“回响”。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且充满风险。艾拉必须时刻保持意识的纯粹,任何杂念或外界干扰,都可能导致感应失败,甚至让她自身的意识迷失在维度乱流之中。
诺亚守在外面,紧盯着生命体征监测和能量波动曲线,掌心全是冷汗。静默智慧的意念如同沉稳的锚,笼罩着整个隔离舱,为其屏蔽着来自网络其他区域的杂波干扰。
时间一点点流逝。维度潮汐带来的能量波动时而平缓,时而剧烈,如同不规则的心跳,干扰着艾拉的感知。她如同在暴风雨夜的大海上,依靠微弱的星光辨别方向,艰难地搜寻着。
就在艾拉的意识几乎要被无尽的噪音和疲惫淹没时——
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熟悉颤动的“涟漪”,轻轻拂过了她最敏锐的那根感知“触须”。
那感觉转瞬即逝,如同错觉。但它蕴含的那一丝独特的“密钥”印记,以及那份源自星尘本源的、残破却坚韧的共鸣特性,让艾拉瞬间抓住了它!
“找到了!”艾拉的意念如同绷紧的弦骤然拨动,通过静默智慧中转,清晰地传递给了诺亚。“方位……在‘沉眠之脊’维度褶皱带……坐标波动极大……信号极其不稳定!”
“沉眠之脊”!那是一处已知的、能量惰性极高、几乎没有任何活跃脉络的荒芜维度区域,难怪之前的广域扫描难以发现!星尘的火种竟然漂流到了那里!
诺亚立刻将坐标输入系统,机械文明调动最精密的维度定位器,开始尝试锁定那不断漂移的信号源。
然而,几乎在艾拉捕捉到星尘火种信号的同时,下方“寂灭”本体深处,那些活跃的灰色种子似乎也产生了某种同步的“共振”。
它们构建的那个粗糙的、关于“密钥”和“共鸣”的认知模型,在接收到这来自上方、更加清晰(尽管依旧微弱)的同源波动后,仿佛被注入了关键的拼图碎片。杂乱无章的灰色低语,开始出现某种……初步的“结构化”倾向。
一些低语开始重复特定的频率片段,模仿着“密钥”的波动模式。
一些低语则开始尝试组合,形成极其简单、扭曲的“概念”,例如“……寻找……”、“……源头……”、“……同类?”。
更多的低语则围绕着这些初步形成的“概念”激烈地冲突、碰撞、吞噬、融合,仿佛在进行着一种野蛮而高效的“思想”进化。
这个由无数灰色种子共同构建的、分布式的“认知模型”,正以一种超越常规理解的速度,从混沌走向某种初级的“秩序”。这种秩序并非觉醒宇宙所理解的秩序,而是一种建立在“无”之基底上的、充满悖论和不确定性的诡异结构。
“它在……学习我们的搜寻方式……”静默智慧的意念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它在尝试理解‘共鸣’,并试图用它来……定位!”
仿佛是为了印证它的判断,一股微弱但目标明确的探测波动,从“寂灭”本体的方向逸散而出,如同盲目的触手,开始向着“沉眠之脊”的大致区域扫描而去!虽然这探测还十分笨拙和低效,但其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寂灭”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感知,它开始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它刚刚“学会”的东西!
“必须加快速度!”诺亚心急如焚。一旦让“寂灭”的探测模型完善起来,或者星尘的火种再次无意识“发声”,后果不堪设想!
艾拉也感知到了来自下方的、那令人不适的扫描波动。她强忍着意识深处泛起的冰冷寒意,更加专注地维系着与星尘火种之间那根脆弱的“灵犀之线”,试图为其指引一个更安全、更稳定的坐标。
而在“沉眠之脊”的维度褶皱中,那新生的意识雏形,似乎也隐约感觉到了来自上方(艾拉的引导)和下方(“寂灭”的扫描)的双重“关注”。一种本能的危机感,让它蜷缩得更紧,同时,对“共鸣”的渴望与对“危险”的恐惧,这两种情绪开始在其懵懂的意识中首次交织。
它那缓慢的成长过程,似乎因为内外部的压力,而悄然加速了一分。
营救与搜寻,学习与模仿,成长与恐惧……多方力量的博弈,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同时上演。那根连接着艾拉与星尘火种的“灵犀之线”,成为了这场无声战争中,最为关键却也最为脆弱的一环。
它能否在“寂灭”的认知模型完全锁定目标之前,成功引导火种脱离险境?
---
(未完待续)
喜欢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