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护归周,冀州兵锋直指朝歌,极大地改变了商周对抗的战略态势。然而,商纣王朝数百年底蕴,麾下能人异士辈出,绝非可以轻易撼动。为应对冀州方向的威胁,纣王再次调兵遣将,此次派出的,乃是拥有奇术的**郑伦**。
郑伦,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炼就一门独特神通——**窍中二气**。此术非同小可,并非依靠法宝或武艺,而是修炼丹田一股异气,对敌时,鼻子一哼,便如钟磬之声,喷出两道白光,专摄敌人魂魄,中者立刻魂不附体,栽落马下,束手就擒。凭借此术,郑伦在之前征战中立下不少功劳,堪称沙场擒将的利器。
郑伦奉命率军迎击冀州军,两军阵前,其异术初显威能。冀州军先锋大将出战,不过三五回合,郑伦鼻中一哼,白光闪过,那大将便应声落马,被轻松擒获。接连数阵,皆是如此,冀州军士气受挫,苏护亦深感棘手。
西岐方面,很快便收到了来自冀州前线的紧急军情。姜子牙闻报,眉头紧锁。此类直接攻击神魂、擒拿敌将的异术,最是难防,若不能破解,大军将领无人敢出战,仗便没法打了。
云逸的灵识,自然也投向了冀州战场。他深知郑伦此术的厉害,在原轨迹中曾让周营吃尽苦头。**深入研究郑伦窍中二气的擒将原理,并尽快寻找出可行的应对之策**,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不仅是为了解冀州之围,也是为了未来西岐主力可能面对郑伦时,能有所准备。
**【原理探究:摄魂夺魄的白光】**
云逸调动了多个位于战场附近的化身——一名混在冀州军中的斥候,一名在远处山岗观望的樵夫,甚至一只盘旋于战场上空、被临时附着灵识的苍鹰——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察郑伦施展异术的全过程。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灵识感知,结合小墟对灵魂规则的解析,云逸初步剖析了“窍中二气”的原理:
1. **能量源头:** 并非天地灵气,而是郑伦自身修炼的一股极其特殊、凝练的**本命元气**,藏于丹田,与神魂紧密相连。这股元气至阳至刚,却又带着一股诡异的**震慑**与**剥离**特性。
2. **发动方式:** 通过鼻腔的特殊共鸣与压缩,将这股本命元气瞬间喷发而出,化为两道肉眼可见的**白光**。这白光实质是高度凝聚的元气流,蕴含着郑伦强大的精神意志——一种强制性的“昏睡”或“离魂”指令。
3. **作用机理(核心):**
* **声波先导,震荡神魂:** 那如钟磬般的哼声,并非可有可无。它是一种特定的**灵魂频率震荡波**,先行发出,作用于目标将领的神魂,使其神魂产生瞬间的恍惚、僵直,防御大开。这类似于一种强大的“眩晕”效果。
* **白光随后,强制剥离:** 紧随其后的两道白光,才是真正的杀招。它们并非物理攻击,而是直接作用于目标因震荡而变得不稳定的**神魂与肉身的链接点**。白光中蕴含的“剥离”规则之力,会强行、短暂地切断或严重干扰这种链接。
* **结果:** 神魂与肉身的链接被强行干扰或切断,导致目标意识丧失,对身体失去控制,自然栽落马下。因其并非直接毁灭神魂,所以中术者只是昏迷被擒,而非当场死亡。
简单来说,此术是一个**二段式攻击**:先以特定灵魂声波“敲晕”对方神魂,再以元气白光“扯断”其神魂与肉身的连线。
**【寻找应对之策:从原理到实践】**
明白了原理,寻找应对之策便有了方向。云逸迅速将分析结果,通过隐秘渠道传递给西岐的姜子牙和冀州的苏护,并附上了初步的应对思路:
1. **物理隔绝声波(治标不治本):**
* **方法:** 使用特制的、能够一定程度上隔绝特定频率声波的**耳塞**。云逸甚至提供了几种能够吸收、削弱灵魂震荡波的特殊材料配方(源自闲云阁的库藏知识),建议紧急赶制。
* **效果与局限:** 此法可以**显着削弱**那哼声带来的神魂震荡效果,使得后续白光的“剥离”难度大增。中术者可能从“瞬间昏迷落马”变为“剧烈眩晕、行动迟缓”,从而有了挣扎和反应的机会。但无法完全免疫,因为那白光本身也带有一定的精神冲击。
2. **稳固神魂链接(根本防御):**
* **方法一:修炼壮大神魂。** 长期而言,提升自身神魂强度和对身体掌控力的修行法门,是最根本的应对。神魂越强,与肉身链接越稳固,越难以被外力剥离。云逸建议西岐和冀州,针对性地加强对将领这方面的训练。
* **方法二:外物辅助定魂。** 佩戴具有**安神、定魂、守护神魂**功效的法宝或符箓。例如,云逸通过渠道,向姜子牙暗示了某些能稳定心神的玉石、或是特定的守护符文的价值。虽然短时间内难以找到能完全抵挡郑伦异术的强宝,但一些低阶的定魂佩饰,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削弱作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