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邦点点头,安装吩咐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安叔,安叔拿着罗邦的手机给罗邦,正面、侧面、背面分别照了三张。然后把手机还给罗邦说:“这是第一天你训练完之后的整体变化,后面隔一个星期我们拍一次,然后一个月之后再进行对比,又让你看看后面有什么变化。因为功是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但是你自己身在其中,肯定感觉不到现在的自己的变化。所以难免到时候觉得没有进步,心浮气躁。但是现在好了,科技这么发达,我们就好好的把这些科技利用起来。新时代最伟大的发明,“进度条”我们都见过吧?”
罗邦说:“对,载软件什么的,经常看到。”
安叔说:“对,所以我给你拍下来,看你整个人的阶段变化。你看现在的话是不是肩膀有些向前凸,肩胛骨是外扩的,有点驼背,头部向前伸。”
罗邦仔细一看,照片上的自己还真是和安叔说的那样。
“这个不用担心,现代人一般都久坐,一直低头看手机。所以通过后续的锻炼肯定是会改变,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所以练武的人站出来,身形气质可以镇住对方,那不是危言耸听。”安叔对罗邦说到。
罗邦听后点点头,心想看来以后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杜国安让罗邦穿好衣服,接着他又拿出了一个吊瓶,还是那种老式的盐水玻璃吊瓶。安叔递给罗邦说:“记住,从今天开始,你回去后每天喝两小杯。”说完,安叔给了罗邦一个小酒杯。
罗邦接过这两样东西问:“安叔,这是什么呀?”
安叔说:“这是先祖留下的药酒,对你练功会有很大的帮助。你之前没像今天这么大强度的训练过,明天身上肯定会有些酸痛感,明天起床反应会很明显,喝了也会对你更有益一些。”
罗邦听后点点头说:“谢谢安叔。那我明天再来。”
安叔就送罗邦出了仓库,看着他回去。
罗邦回到租房后,第一时间先冲凉,把自己清洗干净,然后来到了旁边的租房,帮父母一起准备着午饭。刘芳问:“小邦,这几天一直在安叔那,你们聊些什么呢?”
罗邦说:“安叔在教我一些养生的功法,还有古典文学,顺便跟我讲了一下他年轻时的趣事,我们俩聊的很投机。”
刘芳听后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父亲罗烈说:“过两天我和你妈就回文山市了。”
罗邦听闻父亲的话,手上洗菜的动作顿了一下,心中涌起一阵不舍,虽然父子二人曾经的关系有些僵,但自从罗邦前段时间出事以后父亲对他的关系,也是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给予了罗邦最坚实的依靠。自己出手伤了人,虽是为了自保,但也是人命关天的事。可父亲没有责备自己,还安抚他,让他内心坚定,无条件的相信他。这让罗邦心里很温暖。再加上过年期间一家人相处的时刻很温馨,让他在这 20 多年都少有。所以心里不免有些不舍。但还是很快恢复过来,笑着说:“爸,我知道了,你们回去上班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自己。”
罗烈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关切与期许:“邦子,我们不在身边,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困难就跟家里说。”
罗邦点头应道:“放心吧,爸,我都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一家人边准备午饭边聊天,温馨的氛围弥漫在小小的租房里。不一会儿,饭菜上桌,三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罗邦时不时给父母夹菜,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饭后,罗邦回到自己房间,按照安叔的嘱咐,拿出药酒和小酒杯。他轻轻拔开瓶塞,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罗邦倒了两小杯,慢慢品尝着,药酒入口辛辣,但下肚后却有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散开,让他感觉十分舒服。
喝完药酒,罗邦坐在书桌前,再次翻开《杜慎媿自传》,研读起了书里的那些诗词古韵。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对自然门的心法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罗邦看着《杜慎愧自传》的后面诗词篇,这个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些诗词歌赋,而是最先讲解为什么文武双全才能成为利国利民的侠之大者。光文不武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光武不文,最终也是一介莽夫,成不了大事。所以文武双全才是成大器的基石。
还有练武的人练得太过量会心浮气躁,戾气会很重,而文学诗词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沉修身养性。也是一个心理的治疗。所以古往今来各门各派的武学,都讲究身法和心法双修,也是这个道理。
后面还有一些笔记部分,这可能是安叔自己写的,安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理解是:很多武学高手练到后面,为了追求最高的武学境界而走火入魔,也是时常发生的事。这个走火入魔,说白了就是现代所说的心理疾病,一心想提高修为,但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就只做一件事了,肯定会压抑,那样一时间久肯定会有心里疾病造。所以很多大侠,武者练武同时还用心学文。这样就可以治愈心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