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探测器传来新图像!”卡洛斯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在研究室中央,背景是探测器拍摄的冥王星冰原,“黑色颗粒的展开度达到89%了,你看这些新出现的纹路——”他调出放大图,颗粒表面浮现的螺旋纹路,与陈景明拼合的星图完全一致,“每个颗粒都是个微型的调节装置,守契人在宇宙的各个角落都布下了‘调和’的密码。”
陈景明转动轮椅到观测窗前,戈壁的正午阳光已经有些灼人,发射塔的影子缩成了塔底的一小团。远处的骆驼刺在风中摇晃,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星图上那些微小的“和”字。他知道,这场跨越数万年的接力还在继续,守契人留下的不仅是打开星门的钥匙,更是与宇宙相处的智慧——不是征服,不是索取,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宏大的星轨中,既保持独立的光芒,又懂得与万物共振。
林薇看着悬浮在空中的能量网,鱼符的光纹正随着能量的流动轻轻搏动,像在呼吸。她忽然想起陈景明昨天说的话:“文明的意义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带着多少智慧上路。”此刻,当七道分流的能量在虚拟星图上画出优美的弧线,她仿佛看到了人类文明最珍贵的胎记——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对“和”的向往与践行。
研究室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指挥中心的通知:全球十七处遗址的考古团队已经就位,将根据拼合的星图,在对应节点安装能量分流装置。陈景明抬手,鱼符的光纹随之落下,重新回到他的掌心——老人的指尖与林薇的指尖在残卷上方轻轻相触,隔着四万八千年的时光,隔着不同文明的密码,握住了那道流动的、属于“和”的能量。
窗外的发射塔在阳光下泛着银白的光,塔尖的避雷针正与猎户座旋臂的方向形成新的夹角。距离春分还有六十七天,宇宙的齿轮在无声地转动,而人类,正带着所有文明的智慧碎片,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嵌入这宏大而和谐的星轨之中。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北大博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