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然的防辐射屏障。”周砚调出月球地质图,“环形山的磁场能屏蔽太阳风,确保星门稳定运行——守契人连星际航行的安全细节都考虑到了。”
卡洛斯发现壁画上的十七个文明符号旁,多出了地球生物的图案:中国的熊猫、巴西的蓝金刚鹦鹉、埃及的朱鹭……每种生物旁都刻着对应的基因序列片段。“是生命护照。”他放大朱鹭的基因片段,“与尼罗河三角洲现存朱鹭的基因相似度99.8%,守契人要我们带着地球的生命印记走向宇宙。”
林薇站在金字塔顶端,望着冬至夜的星空。猎户座的三星像把钥匙悬在天际,与地面上的三座金字塔形成呼应。她知道,从冬至到春分,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里,全球的科学家将完成最后的准备:中国空间站将调整轨道角度,成为能量中继站;柯伊伯带的探测器将部署定位信标;亚马逊的翡翠青铜板将与全球遗址完成最后的频率校准。
周砚的能量检测仪突然收到组脉冲信号,来自猎户座方向。信号解码后是段影像:颗蓝色的行星悬浮在星云中,行星表面有与地球相似的光带,光带的交汇处矗立着座金字塔,塔尖的“和”字符号正在闪烁。“是客星文明的家园。”他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在向我们展示他们的世界。”
陈教授望着壁画上渐渐隐去的星图,轻声说:“《周易》里说‘刚柔相济,变通者,趋时也’。守契人等待的不是某个时间点,而是人类理解‘和’之大道的时刻。”
卡洛斯的笔记本上,玛雅历法的“长计数历”终点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终于完成了校准,两者指向的春分时刻精确到秒。“是宇宙的共同时间。”他圈出那个数字,“当这一刻到来,所有的能量管道将同时打开,就像宇宙呼吸的瞬间。”
夜风穿过金字塔的通风道,发出如同远古呼唤的共鸣。林薇的掌心与水晶中的黑色颗粒同步闪烁,仿佛握着来自柯伊伯带的温度。她知道,这枚穿越时空的“冬至密钥”,不仅打开了星门的坐标,更打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维度——在这个维度里,地球不再是孤独的蓝色星球,而是宇宙文明网络中闪亮的一环。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狮身人面像的额头时,林薇将水晶轻轻嵌入石壁的凹槽。水晶与石壁完美吻合,在墙面投射出条银色的光轨,从吉萨金字塔出发,穿过马丘比丘的山谷,越过南极的冰原,最终消失在猎户座的星光里。
“这是文明的接力棒。”陈教授的声音带着感慨。
林薇抬头望向天空,天狼星正发出明亮的光芒。她知道,三个月后的春分,当六星连成直线,当全球的能量场同时共振,当月球背面的星门缓缓开启,人类将迈出那一步——不是征服宇宙的远征,而是带着“和”的初心,去赴一场跨越四万八千年的宇宙之约。
而那些散布在全球的守契人遗址,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星图,那些流淌在物质深处的能量,都在静静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等待着人类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宇宙的善意,去传递地球的心跳,去让“和”的回响,在星系间永远传递。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北大博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