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顶部的天窗突然投下束光柱,光柱里浮动着无数细小的光点——那是从北海道飘来的“心灯碎片”,此刻像被石盘吸引,纷纷落向石盘中心的凹槽。当最后一片光点落下时,石盘发出震耳的嗡鸣,盘面上的“智”字半符突然浮起,与林薇口袋里那枚“慧”字鱼符产生共鸣,两枚鱼符冲破布料的束缚,在空中拼合成完整的“智慧”二字。
字影炸开的瞬间,林薇的脑海里涌入无数画面:玛雅祭司在石盘前观测星象,用龙舌兰汁在树皮上绘制星轨,汁液的流淌轨迹与国清寺隋梅的根系完全一致;复活节岛的匠人雕琢石像时,眼窝的角度严格遵循着观星台圭表的刻度;非洲岩画的绘制者,用手指蘸着赤铁矿粉划出“心”形,粉末的颗粒密度与甲骨粉末的排列如出一辙……
“是文明的同频共振。”她望着空中悬浮的“智慧”二字,那些画面在字影里重叠成一条光带,光带的尽头,是比银河系更远的星系,“守契人说的‘智慧’,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不同文明对宇宙的共同感知。就像不同的语言都能唱出同一首歌,不同的文字都能写出同一个‘心’字。”
周砚的能量检测仪突然爆表。屏幕上,奇琴伊察的石盘、北海道的天线、国清寺的经幢、登封的观星台……全球所有守契人遗迹的能量波正在同步暴涨,形成道包裹整个地球的能量环。能量环的外层,开始浮现出更多星轨——不是地球的,而是来自遥远星系的星图,星图的节点处,闪烁着与“契”字甲骨相同的光点。
“他们在回应!”陈教授指着能量环,那些外星星图正在与地球的“心脉网络”对接,像无数条光带从宇宙深处伸来,与地球的能量环编织成张巨大的网,“守契人三千年的等待,不只是发出问候,是为了让地球接入宇宙的文明网络。我们不是孤独的传递者,只是这张网的新节点。”
林薇抬手触碰空中的“智慧”二字,字影突然化作两道光流,分别钻进她和周砚的掌心。她掌心的“心”字印记多了道银线,银线的走向与石盘的螺旋纹完全一致;周砚的掌心则浮现出半枚新的鱼符,符身刻着个“通”字。
“是新的契约。”陈教授看着标本盒里的“契”字甲骨,中心的光点已经扩散成圈光晕,光晕里浮现出下一个坐标——位于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古火山口,“守契人的传承从来不是单线程的,而是像这张宇宙之网,每个相遇的人都在编织新的线。‘智慧’之后是‘通’,意味着文明的连接需要更多人参与,让这张网永远没有边界。”
离开奇琴伊察时,石盘仍在石室里嗡鸣,石缝里渗出的龙舌兰汁液顺着石阶流淌,在阳光下凝成透明的丝,丝上沾着的星尘正顺着风往南飞。林薇望着车窗外渐远的螺旋塔,塔身的黑曜石片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像无数只望向宇宙的眼睛。
她低头看向掌心的银线,那线正在慢慢变亮,与周砚掌中的“通”字鱼符产生共鸣。远方的乞力马扎罗山在云层后若隐若现,那里的火山口正冒着淡淡的白烟,像在等待新的守契人揭开下一段传承——而宇宙的风,正顺着那张刚刚织就的文明之网,带着无数颗跳动的“心”,往更辽阔的星海飘去。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北大博士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