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57的坐标指向朝鲜半岛西海岸的瓮津半岛,这里曾是冷战时期美苏博弈的前沿阵地。九月的海风裹挟着细雪,陈景明站在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前,银簪上的血莲印记突然凝结出冰晶,映照着远处峭壁上半掩于荒草中的苏军碉堡——墙体裂缝里渗出的不是泥土,而是某种半透明的胶状物质,正随着呼吸般的节奏蠕动。
“是低温休眠剂。”老杨用地质锤敲下一块样本,冰晶在锤尖瞬间汽化,露出下面冻成琥珀色的根须——正是沈工抗盐酶基因的变种,“1983年苏联生物部队撤离时,曾在这里进行过‘北极星计划’的活体实验。”他指着碉堡顶部的五角星徽章,星芒中心刻着与小李捡到的齿轮相同的纹路。
小李的无人机突然传回画面:碉堡后方的悬崖下藏着冰蚀洞穴,洞口冰层上刻着与地火之门相同的血莲图案,只是花瓣上覆盖着冰霜。更令人心惊的是,洞穴深处整齐排列着上百具冰冻人体,他们的防寒服上印着褪色的“КГБ”标志,胸口插着与王宏体内相同的硒矿结晶。
“这些是被血莲基因改造的特工。”陈景明摸着冰层表面的冷凝水,指尖的莲形印记突然与冰晶产生共振,冰层下的尸体睁开双眼,瞳孔里闪烁着与金属莲花相同的红光。老杨急忙启动磁场干扰器:“当心!他们的生物电频率和星核碎片同步了!”
话音未落,冰层突然爆裂,数十具冰冻特工破土而出。他们的皮肤呈现出硒矿特有的金属光泽,指甲长成锋利的冰锥,挥拳时带起的气流竟能在岩石上刻出深痕。小李甩出磁暴线圈缠住最近的特工,却见线圈瞬间被冻成碎冰,特工的手臂穿过冰渣,指尖几乎触到他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陈景明将星芒碎片按在银簪顶端,碎片爆发出的红光融化了周围冰层,抗盐酶根须从地下涌出,在特工脚下结成藤蔓牢笼。但根须刚缠住目标,就被特工体内的低温冻成脆片,发出玻璃碎裂的声响。“他们的体温在零下三十度!”老杨边退边布置炸药,“得找办法切断星核碎片的供能!”
众人且战且退,退至碉堡内部时,陈景明突然被墙角的老式密码锁吸引——锁孔形状与沈工实验室的保险柜如出一辙,锁体周围结着淡蓝色的冰层,冰层里嵌着半截银簪残片。他试着将完整的血莲银簪插入,锁芯内突然传出齿轮转动声,整面墙缓缓升起,露出通向地下的螺旋冰梯,梯阶上刻着俄文“北极星计划核心区”。
地下三百米处是座穹顶冰室,中央矗立着十米高的金属柱,柱身缠绕着与地火之门相似的导管,只是导管内流动的不是岩浆,而是深蓝色的液态星核能量。金属柱顶端悬浮着十二块星核碎片,每块碎片都连接着天花板上的巨型磁暴线圈,而在柱子底部,冻着一具穿苏联军装的尸体——他胸口插着完整的血莲银簪,正是沈工日记里提到的“苏联合作者安德烈”。
“安德烈当年没有叛变!”陈景明惊呼,发现尸体手中紧握着冻成冰柱的笔记本,俄文手迹在星芒碎片光芒下显影:“1979年,美国人试图用星核碎片制造气候武器,我们在白令海峡冰墓埋下了初代装置……沈的血莲基因是唯一能关闭它的钥匙……”
突然,冰室顶部的扬声器响起电流杂音,一个带着俄语口音的电子音说道:“欢迎来到北极星计划的心脏,陈博士。你以为毁掉钢铁莲狱就能阻止我们?”灯光骤亮,陈景明这才看清穹顶壁画——上面描绘着星核碎片引发的火山、海啸与冰川融化,人类在灾难中跪拜着一尊机械莲花神像,“半个世纪前,沈工和安德烈以为用双重陷阱能困住我们,却不知道,所有的血莲密钥都是我们留给你们的路标。”
随着话音,金属柱周围的冰层裂开,八名基因改造人缓步走出,他们的皮肤下流动着液态星核,金色瞳孔映出陈景明震惊的表情。其中一人摘下兜帽,露出半边脸的硒矿结晶与机械义眼——正是在硒矿迷窟中“死亡”的王宏。“很意外吧?”他扯动机械嘴角,“沈工的血莲基因不仅能锁地火,还能让人在极寒中永生。”
王宏抬手示意,金属柱上的磁暴线圈突然启动,安德烈尸体胸口的银簪被吸向星核碎片,陈景明手中的银簪也随之震颤。十二块碎片开始拼接成完整的星核,导管内的液态能量沸腾起来,顺着地面的血莲纹路流向冰室外的通道——那里连接着半岛下方的地幔柱分支。
“三小时后,星核能量将融化整个朝鲜半岛的冻土,”王宏的机械臂抓住陈景明手腕,“而你,将作为最后一枚血莲密钥,见证北极星计划第三阶段的启动——用火山灰制造新的冰河时代,让人类在我们的机械莲花下重生。”
老杨突然举起辐射检测仪:“等等!这些液态星核的衰变频率不对,像是被人动过手脚!”陈景明望着安德烈手中的笔记本,突然注意到冰柱里藏着的血莲图案——花瓣数目比寻常多出一片。他瞬间醒悟,将银簪插入金属柱底部的隐藏凹槽,大喊:“小李!用磁暴手雷炸断左上角的磁暴线圈!那是沈工留的自毁开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