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潜捕虽然收获颇丰,但对体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海水的冰冷,水下的压力,以及长时间憋气带来的缺氧感,都让张西龙感觉肌肉酸痛,耳朵也时不时嗡嗡作响。他知道这东西不能天天干,得劳逸结合,让身体缓一缓。
这日,恰逢镇上大集。家里的油盐酱醋和一些日用品也需要添置了,张西龙便和大哥张西营一起,摇着船去了镇上码头卖货,顺便采买。
码头上依旧热闹非凡。他们的海参、鲍鱼一摆出来,立刻引来了老主顾陈老板的热情接待。这些纯野生的高档货在市场上永远是硬通货,价格自然又比普通鱼虾高出一大截。
交易完毕,揣着厚实起来的钱包,兄弟俩心情舒畅地在集市上逛了起来。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卖布的、卖农具的、卖锅碗瓢盆的、卖针头线脑的,琳琅满目。
张西营给媳妇扯了块时兴的的确良布,又给两个孩子称了点水果糖和江米条,脸上带着憨厚的满足笑容。
张西龙则更关注吃食和实用的家伙式。他买了两把更结实耐用的新镰刀(准备以后砍海草或者处理渔获用),又称了几斤肥猪肉和一挂下水,打算晚上回去改善伙食。
正当两人买完东西,准备打道回府时,张西营的脚步却在一个相对冷清的角落停了下来。那里蹲着几个穿着山里人打扮的汉子,面前摆着的不是海货,而是各式各样的山货——一捆捆晾干的榛蘑、几个毛茸茸的猴头菇、还有用麻袋装着的野生山核桃、松子,甚至还有两只被捆着脚、精神萎靡的野鸡。
这些山货品相很好,尤其是那猴头菇,个个都有拳头大小,毛茸茸肉厚厚的,一看就是好东西。但显然,在这海边小镇,人们对这些山货的兴趣远不如对海鲜的热情。几个山里汉子蹲在那里,脸色有些焦急和无奈,吆喝声也显得有气无力。
张西营看着那些山货,尤其是那肥嫩的猴头菇,眼里流露出明显的羡慕,忍不住咂咂嘴,低声对弟弟说:“瞅瞅人家这山货,真不赖!这猴头菇炖小鸡,得多香啊!可惜咱这海边不兴这个,卖不上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西龙看着大哥那羡慕的眼神,又看看那几个愁眉苦脸的山里汉子,再联想到镇上那些逐渐多起来的饭馆和对外来物资的需求,脑子里猛地划过一道亮光!
对啊!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山海山海,不能光盯着海,忘了山啊!
他一把拉住还在啧啧感叹的大哥,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兴奋:“哥!你说到点子上了!”
“啊?啥点子?”张西营一愣,没明白弟弟的意思。
“山货啊!”张西龙眼睛发亮,指着那些东西,“你看,这些玩意儿在咱这儿卖不上价,是因为海边人不认,不会做,也没那消费习惯。可你想啊,镇上那些新开的饭馆,还有那些公家单位食堂,他们需不需要?城里来的领导、办事的人,吃腻了海鲜,想不想换换山珍的口味?”
张西营听得有点懵,迟疑道:“那…那也得有人收啊…咱又不认识…”
“咱不认识,有人认识啊!”张西龙一拍大腿,思路越来越清晰,“陈老板!他路子野,往市里和大饭店送货!他肯定有门路!这些纯野生的山货,在城里可是稀罕物,价格指定比在这小镇上高得多!”
他越说越激动,拉着大哥走到一边,仔细分析:“哥,你想想,大嫂娘家不就是山里的吗?那边肯定不缺这些玩意儿!让大嫂回趟娘家,跟亲戚们收!咱用比他们现在卖得稍高一点,但肯定比城里低的价收上来,然后统一卖给陈老板!这不就又多一条来钱的路子吗?”
张西营听着弟弟的分析,眼睛也一点点亮了起来!对啊!这主意好像真能行!媳妇娘家那山头,别的没有,就是蘑菇野菜多!以前也就是自己吃点,或者便宜卖给走村串乡的小贩,根本卖不上价。要是真能打通销路…
这可真是守着金山要饭吃,差点把宝给忘了!
“可是…”张西营还有顾虑,“这…这能行吗?陈老板能要吗?咱也没弄过啊…”
“不试试怎么知道?”张西龙信心十足,“一会儿卖完鱼,我去找陈老板唠唠!就算他不要,咱自己拉回来吃,或者慢慢找别的销路,也亏不了多少!但万一他要了呢?这不就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吗?咱就是中间搭个桥,赚个差价!”
被弟弟这么一鼓动,张西营的心思彻底活络了!这可比他天天风吹日晒、提心吊胆地出海轻松多了,而且看起来前景广阔!
“干!”张西营一跺脚,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我这就回去跟你大嫂说!让她明天就回娘家!”
“别急别急!”张西龙笑着按住他,“先摸摸陈老板的口风。这样,哥,你先去买点样品。”
他拉着大哥重新走到那几个山里汉子面前,挑着品相最好的榛蘑、猴头菇和山核桃各买了一些,也没怎么狠压价,乐得那几个山里汉子连连道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