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李二一生中最接近死亡的瞬间。
一柄寒光凛冽的长矛自杨右手中破空而出,裹挟着摧山裂石之势直取李二咽喉,仿佛连天地都能贯穿。
刹那间,李二的视野里万物消隐。
唯剩那一点夺命寒芒!
浓烈的死意扑面而来,令他浑身颤栗,恐惧如潮水般淹没心神。
这位曾横扫隋末乱世的马上 ** ,战功赫赫所向无敌,巅峰时更臻半步天象之境。
可此刻,他竟在长矛阴影下僵如木石!
陛下!
长孙无忌的惊呼响彻殿前,但李二早已来不及闪避。
电光火石间,袁天罡纵身扑向长矛。这位忠臣分明存了必死之志,却终究快不过那道夺命寒光——
轰隆!
整座太极殿剧烈震颤,石阶崩裂,烟尘弥漫。
满朝文武尽皆屏息。
前列禁军不敢回首,众臣皆以为 ** 已然血溅丹墀。
为......何?
李二颤抖的嗓音突然响起。
众人骇然回望,只见那柄长矛竟深深钉入太极殿金匾,而匾额正下方,是呆若木鸡的李二。
群臣瞠目结舌。
谁都以为杨右此番必取帝命,谁知......
众人皆愕然,不明所以,断不可能是杨右失手。
堂堂大天人岂会失手?荒谬至极。
李二亦满脸困惑,怔怔望向杨右。
莫急,自有人来取你性命。
杨右冷笑。
今日不杀李二,非是饶恕,而是要他知晓,生死尽在掌握。
令其在惶惶不安中苦熬时日。
而后,将其性命交由师妹武瞾处置。
武瞾布局大唐已久,若此刻贸然了结李二,恐坏其谋划。
至于杨右,正如所言,早已无意帝位。
否则也不会如此激进,自宇文阀一路杀至太极殿。
谋天下与报私仇,方式迥异。
单凭杀戮,终究治不好天下。
而李二,横竖都是要死的。
让他在煎熬中殒命,也算是对大隋的告慰了!
不日我师妹自会登门,届时取你性命,这大唐江山亦归她所有。
杨右淡漠道。
再瞥李二一眼,神情恍惚。
十年光阴,恍然如梦。
当年大隋倾覆,他 ** 饮 ** 酒时,何曾想过。
有朝一日能重临长安,再入皇宫。
更以绝对实力,碾压昔日的李阀,今日的李唐皇室!
昔日不敢想之事,今朝竟成真。
这一切,皆拜师尊所赐。
若无师尊,他早已化作枯骨,何谈与门阀势力清算?
简直痴心妄想!
杨右侧首遥望九洲道场方向,满心感激。
随即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满朝文武,数千禁军,无人敢拦。
无人敢阻。
他随心所欲,来去自如,视满朝权贵如草芥!
……
“狂妄!此贼猖狂至极!”
杨右离去后,李二踉跄几步,险些跌倒。经历“死而复生”,他浑身脱力,冷汗涔涔。
若非长孙无忌及时搀扶,他早已颜面尽失。
即便如此,李二的尊严也已荡然无存。
一位绝世高手闯入皇宫,当着他的面斩杀数千禁军,重伤皇室顶尖强者——这般耻辱,九洲史上绝无仅有!
从今往后,世人提及李二,首先想到的将非他励精图治的盛唐,亦非平定乱世的功绩,而是他被一人逼至绝境,如丧家之犬般仓皇无措。
再辉煌的功业,也抵不过这一笔耻辱。
他将被永远钉在史书的羞耻柱上,遭后世讥讽。
念及此,李二面色铁青,怒火中烧却又深感无力——这是他生平最绝望的一战。
麾下禁军足以横扫千军,却在杨右面前不堪一击,半数瞬息殒命。如此恐怖实力,纵非陆地神仙,亦相距不远!
这还如何抗衡?
“朕……悔矣!”
李二喃喃低语。
他后悔的并非争夺天下,而是十年前未能斩草除根,让杨右逃脱。若当初将其彻底诛杀,何来今日之祸?
“他不杀朕,是要留给他师妹动手?果然……此人有师门!”
李二深深吐纳,平复心绪。
圣上,逆贼所言恐为乱心之计,意在扰您心神。
长孙无忌躬身进言。
李二静默不语,眸中暗流涌动。
既留朕性命,来日必叫他追悔莫及!
辅机,严查杨右背后势力,纵倾举国之力,亦要将其连根铲除!
纵能敌千军万马,岂能挡百万雄师?
** 眼中寒光乍现。
臣遵旨!
长孙无忌肃然领命,脊背生寒——
龙颜震怒,天地变色!
厚葬阵亡将士,优抚其家眷。
语毕,天子拂袖入殿。
.................
大唐十年,前隋末君杨右重现人间,先诛宇文阀,再灭独孤阀与慈航静斋,终血洗太极殿。
消息传开,九洲震荡!!
杨右飘然远去。
携武瞾离宫后,师兄妹短暂叙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