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海大学:江宁之眼的“声控”楼梯
小美,河海大学文艺女青年,某天深夜灵感爆发,跑到“江宁之眼”水塔的旋转楼梯上找感觉。她戴着耳机,听着轻音乐,准备写一首关于“孤独与回音”的诗。
刚踏上楼梯,她就听到上方传来脚步声。
“有人?”小美摘下耳机试探地问。
没有回应,但脚步声停了。
她继续往上走,那个脚步声又响了起来,完美复刻她的节奏。她走两步,上面也走两步;她停顿,上面也停顿。
小美来了兴致,开始在楼梯上跳起了踢踏舞。“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楼上的声音居然也跳了起来,而且节拍分毫不差!
“哇!这个回声好智能!”小美兴奋地拿出手机录音。
就在这时,一个幽幽的男声从上方飘下来:“同学……你第二节……节拍错了……”
小美吓得手机差点掉下去:“谁?!谁在上面?”
“我是……水利水电工程2015级的……”那个声音带着回响,“你刚才那个节奏……应该是三连音……不是切分音……”
小美后来把这段经历写成了诗,诗名叫《与幽灵学长合奏的夜晚》
小美把录音发到网上后,“江宁之眼”突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都有学生跑来和“幽灵学长”合奏,有人带吉他,有人带小提琴,还有个二货扛来了手风琴。
最后宿管阿姨不得不贴出告示:“严禁深夜在楼梯间开音乐会!再吵!断网!”
不过据说,那些被“幽灵学长”指点过的学生,后来音乐考试都得了高分。艺术学院的老师很困惑:“现在工科生的音乐素养都这么高了吗?”
四、南医大:解剖楼的“贴心守夜人”
刘师傅是南医大解剖楼的夜班保安,五十多岁,人称“刘大胆”。但最近,连刘大胆都觉得有点发毛。
“小张啊,你说这四楼的标本室,是不是有人在帮我们打扫?”刘师傅盯着监控屏幕,眉头皱成了川字。
屏幕上,四楼标本室的门无声地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更诡异的是,今早交班时,他发现所有标本瓶的标签都被人重新贴了一遍,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
“师傅,会不会是王教授晚上来加班?”新来的保安小张猜测。
“不可能!王教授上个月就退休回老家了!”
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巡楼保安的声音:“刘、刘哥!四楼……四楼有动静!我听见有人在擦玻璃!”
刘师傅抄起手电就往四楼冲。推开标本室的门,里面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只有福尔马林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突然,角落里的一个标本瓶轻轻晃动起来,瓶子里的人体组织缓缓转了个方向,正对着门口。
据刘师傅后来吹牛时的描述:“我当时差点尿裤子!那个心脏标本,昨天明明是背对着门的!”
传说解剖楼曾有位姓王的教授,爱标本如命,退休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大体老师”。据说他退休那天,抱着一个解剖模型老泪纵横:“我不在,谁给你们做保养啊……”
第二天,全校都知道了解剖楼有个“免费保洁幽灵”。学生们纷纷把需要整理的实验报告放在四楼门口,上面写着:“敬爱的守夜人,麻烦帮我把第三章重写一下,谢谢!”
结果第二天,报告原封不动,但旁边多了一行潦草的批注:“自己的作业,自己写!”
据说医学院领导曾经在晨会上哭笑不得的对着喇叭声嘶力竭的吼,“同学们,我们要相信科学……虽然那个标本瓶确实自己转了个方向……”
五、传说的另类用途
这些灵异传说很快还被学生们开发出了各种奇葩用途:
有负责学习监督服务的:
“再玩手机就送你去镜湖陪学姐背书!”
“作业写不完?让钱老雕像盯着你写!”
有负责约会助攻的:
“宝贝别怕,我保护你走过镜湖……”
结果女生一路都在张望:“学姐在哪?我想问问她考研经验!”)
有负责商业开发的:
据说有学生在论坛发帖:
《代购镜湖学姐同款白裙子,穿上秒变学霸》
《钱老雕像开光服务,考前抚摸一次保及格》
学校不得不发布公告:“禁止利用校园传说进行商业活动!特别是那个卖‘开光雕像照片’的,马上到教务处来一趟!”
六、毕业生的感慨
就像今年毕业的李昊在散伙饭上说的:“四年了,镜湖的学姐帮我捡过三次笔记,钱老雕像瞪过我无数回,水塔的幽灵学长说我唱歌跑调……说真的,我会想念他们的。”
最绝的是他室友,抹着眼泪补充:“我更想念解剖楼的守夜人,上次我实验报告忘拿了,第二天它居然出现在我枕头边,还批改了错别字!”
据说就在传说越演越烈时,校报记者团曾经做了一个深度调查,得到的结论是:
镜湖的“学姐”:是个穿白裙子夜跑的体育生,她承认偶尔会恶作剧,但绝不承认会飘。
钱老雕像:视觉误差,已经调整了灯光角度。
水塔回声:独特的建筑结构造成的声学现象。
解剖楼守夜人:退休的王教授偷偷配了钥匙,每晚溜回来整理标本。“我舍不得他们啊...”王教授抹着眼泪说。
这就是温暖的江宁大学城,连灵异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好学习,否则连鬼都要来督促你写作业!!!
喜欢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