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意已定,张元并未急于立刻出发。奥博伦约定的时间尚有缓冲,他需要将前段时间的领悟,尤其是那灵光一现的、将归墟之力与空间织法融合的灵感,彻底稳固下来,化为真正可靠的依仗。
他再次进入了短暂的闭关,地点就选在那枚“空间茧”所在的实验室。灵魂意识沉入体内,那棵悖论之树在吸收了奈寇斯的部分规则本源并经历了空间结构修复的锤炼后,显得更加凝实。顶端的暗金新芽光芒流转,其中蕴含的“定义”、“稳固”与“编织”的意蕴愈发清晰。
张元回忆着在空冥遗迹中枢感受到的、将空间视为可编织布匹的宏大视角,又结合自身归墟之力那“终结”与“沉寂”的本质。他尝试着,不再将两者视为独立的工具,而是寻找其内在的联系点。
归墟,是万物的终点,是规则的沉寂。
空间织法,是规则的活跃运用,是结构的塑造。
那么,以归墟的“沉寂”为经线,以空间织法的“结构”为纬线,能否……编织出一种全新的、兼具绝对防御与束缚禁锢的领域?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脑海!张元福至心灵,双手在虚空中缓缓舞动,灵魂树苗的力量随之流淌。灰色的归墟之力不再仅仅是弥漫的死寂,而是被塑造成一道道纤细而坚韧的“线”,这些线蕴含着“终结”与“否定”的概念;同时,他对空间的理解化作无形的梭子,引导着这些“归墟之线”,开始在空中勾勒、交织!
起初极其困难,归墟之力本性倾向于湮灭与扩散,极难约束和塑形。但张元凭借着暗金新芽的“定义”权柄,强行赋予其“编织”的特性,又以自身强大的意志为框架,一点点地尝试。
失败,溃散,再重聚……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尝试,在他心神消耗大半,脸色苍白之时,一张约莫桌面大小、薄如蝉翼、呈现出灰蒙蒙半透明状、表面有无数细密空间符文若隐若现的“网”,终于在他面前缓缓成型!
这张网看似脆弱,却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气息。它所在的那片空间,仿佛被从现实世界中“隔绝”了出去,规则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滞”状态,连光线靠近都似乎变得缓慢、黯淡。
张元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微弱的规则能量触碰这张网。
嗤~
那缕能量在接触网的瞬间,并未爆炸或被弹开,而是如同水滴落入沙漠,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不是被吞噬,更像是其存在的“意义”被那张网强行“终结”和“抚平”了!
成功了!
张元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将这张融合了归墟之力与空间织法精髓的造物,命名为——“归墟织网”!
虽然目前只能编织出这么小一张,维持时间也不长,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这意味着他找到了独属于自己、无法被复制的力量道路!这张网,无论是用于防御、困敌,还是将来进一步开发,潜力无穷!
出关之后,张元将“归墟织网”的初步成功告知了尘,老爷子也是惊叹不已,直呼张元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准备妥当,出发之日如期而至。
张元、零、塔骨,以及主动要求同行的墨徒,登上了经过尘再次优化、加强了远程航行与隐匿能力的巡空隼。铁骸与王五留守,协助尘管理据点。
巡空隼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冲破静默力场,再次驶入那无垠而危险的规则废土。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奥博伦提供的坐标——寂静边疆。
航行途中,零全力维持着“虚空蛛网”的对外感知,塔骨摩拳擦掌,墨徒的水晶球则倒映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千篇一律的灰色景象,不知在记录着什么。
经过数个规则潮汐周期的航行,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变化。规则的混乱程度似乎在降低,但一种更深沉的、仿佛万物归于沉寂的“静”开始弥漫。虚空中开始出现一些巨大的、如同墓碑般的规则结构残骸,它们静静地悬浮着,上面布满了岁月的刻痕与战斗的伤疤,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无数文明的终末。
这里,就是“寂静边疆”。一片被多个强大势力默认为中立缓冲区的古老战场遗迹,据说埋葬着不止一个纪元的辉煌与绝望。
按照奥博伦提供的星图指引,巡空隼最终抵达了一片相对开阔的、由无数破碎星辰骨架环绕形成的“港湾”。这里已经停泊着数艘风格各异的飞行器,有知识追寻者那标志性的、由书页和星光构成的科考船,也有其他一些散发着中立或神秘气息的载具。
奥博伦早已带着几名知识追寻者在入口处等候。看到张元的巡空隼降落,他推了推水晶眼镜,脸上露出学者式的严谨笑容:
“张元行者,欢迎来到寂静边疆。观测点已经准备就绪,‘星语回响’的活跃期即将开始。”
他的目光在张元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了对方身上那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更加内敛而深邃的气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张元走下巡空隼,对奥博伦点了点头:“有劳奥博伦先生费心。希望此次观测,能有所收获。”
他的目光扫过这片被称为“寂静边疆”的土地,感受着那弥漫在空气中的、万古的死寂与沉淀的历史,心中明白,这里,或许将是揭开“摇篮”面纱的第一现场。
而怀中的星碑碎片,在此地,共鸣似乎变得更加清晰、急切了。
喜欢神秘复苏:我成了遗忘之主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秘复苏:我成了遗忘之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