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门缝后“我不知道”的回答,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沉入了林晚星的心底,没有激起狂澜,却让那片沉寂的水面,再也无法恢复绝对的平静。它撕开了一个口子,让那些被压抑的、混乱的、无法定义的情感,得以窥见一丝天光。
接下来的日子,别墅里维持着一种更加微妙的气氛。林晚星和陆北辰之间,那种刻意的疏离似乎淡化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观察,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一种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试图辨认出一条或许可以通行的、极其狭窄的小径。
陆北辰依旧恪守着他的界限,但他的存在感,以一种更自然、更融入背景的方式,渗透在生活的细节里。他不再需要刻意寻找出现在她视线里的理由,因为他处理公务的书房,他偶尔停留的客厅,他陪伴儿子的游戏室,本身就构成了这个“家”的一部分。他开始习惯在晚餐时,将她可能喜欢的菜式不动声色地转到她面前;会在她夜里偶尔咳嗽时,让值班的佣人提前准备好温水和润喉糖放在她床头;会在周末安排外出时,提前让钟管家将行程和地点简要地告知她,征求她的意见(尽管她通常只是沉默地点头)。
这些举动,不再带有最初那种急于弥补的迫切,更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的付出。如同呼吸,自然而然,却不可或缺。
林晚星默默地接受着这一切。她没有热情的回应,但也不再是冰冷的拒绝。她开始习惯餐桌上多了一副固定的碗筷,习惯在花园里散步时,偶尔会看到那个在远处凉亭里处理文件的高大身影,习惯夜里惊醒时,门外那准时响起又悄然离去的脚步声。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能磨平尖锐的棱角,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心的地貌。
变化,最先体现在林星辰身上。小家伙彻底摆脱了最初的恐惧,变得活泼而依赖。他会毫无顾忌地爬上陆北辰的膝盖,抢他手里的文件看;会在陆北辰打电话时,在旁边模仿他严肃的表情,逗得一旁的钟管家忍俊不禁;会理直气壮地要求“爸爸”履行讲睡前故事的职责,即使那些故事依旧干巴巴的毫无趣味。
孩子的世界简单而直接,谁对他好,他就亲近谁。林星辰对陆北辰全然的接纳和亲近,像一面最清晰的镜子,映照出陆北辰这数月来笨拙却真诚的努力,也无声地软化着林晚星心中最坚硬的那部分壁垒。看着儿子在父爱滋养下愈发开朗明亮的笑脸,她无法再硬起心肠,将那个努力融入他们生活的男人,彻底隔绝在外。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
林晚星在阳光房里,又一次坐在了那个崭新的画架前。这段时间,她偶尔会这样坐着,看着空白的画布发呆,或者用铅笔勾勒一些凌乱的、没有意义的线条。但今天,她的目光在画架旁那排列整齐、色彩饱满的颜料管上停留了许久。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又松开。
最终,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她伸出手,拿起了一管钴蓝色。拧开盖子,挤出一点在调色板上,又掺入了一点钛白。
她拿起一支中等型号的画笔,蘸取了那调和出的、略显灰调的蓝色,笔尖悬在洁白的画布上方,微微颤抖。
一下,两下……
她迟迟没有落下。
就在这时,阳光房的门口传来一点响动。是林星辰抱着他的小皮球跑了进来,额头上带着细密的汗珠。
“妈咪!”他欢快地叫着,看到画架,好奇地凑过来,“你要画画了吗?画什么呀?”
孩子的闯入,打破了那片刻的凝滞和挣扎。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仿佛被儿子那纯粹的期待推动着,手腕终于落下——
一道略显生涩、却坚定无比的蓝色笔触,划破了画布的空白。
她画的是窗外的天空。不是暴雨前压抑的铅灰,也不是雷雨过后清冷的月白,而是此刻,午后阳光照耀下,那种高远而宁静的、带着一丝暖意的蔚蓝。
一笔,接着一笔。
她画得很慢,很专注,仿佛将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挣扎,所有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期盼,都倾注在了那涂抹的蓝色里。
林星辰安静了下来,抱着皮球,坐在旁边的地毯上,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妈咪画画,小脸上满是崇拜。
陆北辰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门口。他大概是来找儿子的,却被眼前的景象定住了脚步。
他看着她坐在画架前的背影,看着她微微倾侧的头颅,看着她握住画笔的、纤细而用力到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指。阳光透过玻璃顶棚,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几缕碎发垂落在颊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他从未见过如此……生动的林晚星。
不再是那个蜷缩在角落、眼神空洞的受害者,也不是那个竖起全身尖刺、充满恨意的反抗者。此刻的她,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带着一种遗世独立的宁静和一种破土重生般的、微弱却顽强的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