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晌午,日头正好。
张卫国刚把自行车在院里墙根支好,车把上挂着一网兜黄澄澄瞧着就喜人的杏子。
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还没直起腰,顾秀兰就像一阵风似的从厨房卷了出来,围裙上沾着几点面粉,脸上堆着一种混合了紧张、兴奋和刻意压抑的急切笑容。
“卫国回来啦!快,快进屋!用那新买的香胰子好好洗把脸,换身衣裳!就那件新做的的确良白衬衫!”
顾秀兰的声音比平日亮堂不少,带着不由分说的催促,伸手就去接那兜杏子,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太敢直视儿子疑惑的目光。
张卫国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干净利落的工装,纳闷地看着母亲:“妈,我这才从厂里回来,直接就到家的,又不脏,换什么衣裳?这杏子挺甜,洗洗给奶奶和晚妹子尝尝鲜。”
“哎呀,让你换你就换嘛!听妈的!”
顾秀兰几乎是半推着他往屋里走,压低了声音,语气又快又密,透着点神秘劲儿,“一会儿后巷你王姨要带个姑娘过来坐坐,说是以前县一中的,搞不好你还认识呢!人家姑娘现在在县广播站工作,可是有文化又体面的好姑娘!你可得精神点,好好跟人说说话!”
“县一中?广播站?”
张卫国脚步猛地顿住,眉头立刻锁紧了,脸上写满了清晰的不悦和抗拒,“妈!你怎么又来这套?我说了多少次我不……”
“这次不一样!”
顾秀兰急忙打断他,生怕那拒绝的话说出口,紧紧攥着他的胳膊肘,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在耳语,“王姨拍了胸脯说的,那姑娘性子稳重温婉,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就当是老同学多年不见,叙叙旧总行吧?你就当给妈个面子,应付一下,啊?算妈求你了!”
她眼里满是恳切。
张卫国看着母亲几乎要低声下气的模样,到了嘴边的硬话又咽了回去。
他重重地、无奈地吐出一口气。
“就坐一会儿。”他最终还是妥协了,但语气沉闷,显然极不情愿。
“哎!好儿子!快去吧!”顾秀兰瞬间笑逐颜开,忙不迭地帮他拿过工装外套,迭声催促着他去换衣服。
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院门外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和女人家客气的说笑声。
顾秀兰立刻像听到了冲锋号,紧张地抿了抿头发,扯平衣角,脸上瞬间堆起无比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出去。
“王大姐!哎呀,快请进快请进!这位就是?”顾秀兰的声音热情得近乎夸张。
“秀兰妹子,没打扰你们休息吧,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我们广播站新来的播音员,赵红霞同志,红霞,这就是卫国妈妈。”王姨笑着介绍,侧身让出跟在她身后的姑娘。
那姑娘穿着一件素净的浅灰色格子上衣,黑色的确良裤子,梳着两根油光水滑的麻花辫,垂在肩前。
她模样周正,皮肤是那种办公室工作特有的白净,眉眼低垂着带着一种文静甚至有些过分拘谨的气质。
她微微抬起头,轻声问好:“阿姨好。”声音清脆,确实带着点播音员的味道。
就在她抬眼的瞬间,站在母亲身后浑 身紧绷得像根随时会断的弦似的张卫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猛地僵住了。
他的眼睛骤然睁大,脸上那副“被迫营业”的僵硬表情瞬间龟裂,被巨大的错愕和难以置信覆盖。
他的嘴唇无声地翕动了几下,像是想喊出一个名字,却又卡在了喉咙里,只直勾勾地看着那个叫赵红霞的姑娘。
而赵红霞,在目光与张卫国碰撞的那一刹那,脸颊“腾”地一下红透了,像染了最艳的胭脂,迅速蔓延到耳朵尖。
她像是被烫到一样飞快地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剧烈地颤抖着,手指下意识地紧紧攥住了自己的衣角,连呼吸都屏住了。
院子里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干。
顾秀兰和王姨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极不寻常的气氛。
王姨到底是场面人,立刻笑着打圆场,试图打破这诡异的沉默:“哎呦喂!瞧我这记性!红霞你也是县一中毕业的吧?跟卫国是不是同届的?这可真是巧妈妈给巧开门—巧到家了!这说明啥?说明有缘分啊!”
这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死寂的潭水,激起的却是更深的尴尬涟漪。
张卫国终于从震惊中挣扎出来,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赵红霞?真是你?你,你什么时候回县里工作的?”
他的目光依旧紧紧锁着她,里面有掩饰不住的惊讶,有深深的困惑,还有一丝极其复杂的难以名状的情绪在翻涌。
赵红霞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要埋进胸口,声音细弱得几乎被风吹散:“嗯,刚回来没多久。在广播站,试、试用期刚过。”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秀兰的心跳得更快了,又是惊喜又是慌乱。
惊喜的是看这情形两人绝对有故事!
慌乱的是这气氛完全不像欢喜重逢,倒像是揭开了什么谁都不愿意触碰的旧伤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