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本想开口阻拦, 但看胤禛神色,再想到那安氏低微的家世,便未再多言只道:“皇上说的是,那安氏的容貌确实当得这个‘姝’字,皇上喜欢,封个常在,倒也使得。”
胤禛抬眼看向宜修,眼中带着一丝赞许:“就这样吧,明日让内务府拟旨,把位分定下来。”
皇后屈膝行礼:“臣妾遵旨,只是华妃那边.....怕是会留意这些新人,皇上要不要先跟华妃提一句,免得她心里又有想法?”
胤禛放下手中翡翠念珠,语气微沉:“不必,华妃性子娇纵,让她知道也好,后宫位分自有规矩,不是她想怎样便怎样,你是六宫之主,这些事你盯着便好。”
宜修心下微喜应声:“臣妾省的,定不会让后宫失了次序,也不让皇上为这些琐事烦心。”
说罢,让宫女将定好的位分誊写到纸上,呈给皇上过目。
胤禛扫了一眼,颔首示意:“行了,教导秀女的事,还要你去安排,早些去歇息吧!”
殿内烛火摇曳,偶有那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传来,宜修心中想请皇上到景仁宫的话语,在口中转了几圈也未曾说出口。
“臣妾告退。”宜修屈膝行礼告退,垂下的脸上神色不明。
安宅
昨日萧姨娘挂在门前的红灯笼还在随风轻摆着,院中下人便已将门前,院中都打扫干净,个个脸上都带着喜意,昨日的喜钱可发了不少,都有他们半个月的月钱了。
巳时刚到,宫中宣旨的公公便来了,为首的太监臂弯里搭着拂尘,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气势庄重。
太监走到安宅门前,高声唱道:“圣旨到!”。
安陵容带着萧姨娘及一众丫鬟小厮全都跪下听旨,安陵容第一次经历接圣旨,还挺新奇,正想悄咪咪的抬头看看,耳边就听见太监宣读:“松阳县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松阳县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禀性柔嘉,娴熟大方,着封为正六品常在,赐封号‘姝’,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安陵容叩首:“臣女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旨太监将圣旨递到安陵容手中,又指了指立在一旁的嬷嬷,语气稍缓:“姝常在,这位是宫中教导礼仪的芳兰姑姑,皇上对小主颇为上心,特意派了御前的芳兰姑姑,到府教导礼仪。”
安陵容连忙对一旁的芳兰姑姑,行礼一礼:“姑姑安好。”
芳兰微笑着看着安陵容,眼前这个姝常在,不愧皇上为她赐的‘姝’字封号,容貌是真的精致,就凭这副长相,以后在宫中绝不会是籍籍无名之人。
也怪不得皇上点她来教导这姝常在,定是这姝常在的容貌很合心意了。
芳兰对着安陵容行礼,:“奴婢芳兰,见过姝常在,小主吉祥。”
安陵容忙扶起芳兰姑姑:“姑姑身份贵重,能来此教导陵容礼仪,已是陵容之幸,姑姑不必行此大礼。”
芳兰笑看着这位谦虚知礼的姝常在:“小主客气了。”
宣旨太监引荐完,便要离开,安陵容挽留,太监便道是还有差事,不能耽误,就不多留了。
安陵容忙命秋香奉上红封,:“有劳公公跑着一趟,公公费心了,这点心意,还请公公笑纳。”
那太监收下红包,摸了摸厚度,轻飘飘的,很是满意,又叮嘱了几句“入宫前不可外出”,便带着宫人离去了。
同时,甄府也收到了册封甄嬛为正六品常在,赐封号‘菀’的圣旨,甄远道及甄母是喜极而泣,激动的不行。
甄远道并不担心甄嬛会落选,且笃定,只要甄嬛能入宫,以后嬛儿的造化远不止如此。
只是事情没有落地,便一切都有变数,现在圣旨已下,尘埃落定,且嬛儿还得了封号,想来皇上是满意嬛儿的。
至此甄远道才算是真正的安心了。
甄母就很真情实感了,她实在是担心甄嬛,因着先前的事,嬛儿的名声已受影响,若是被撂牌子归家, 以后嬛儿的婚事只怕很艰难。
现下一切都好了,嬛儿被选入宫了,以后就是那宫中的娘娘了,那些流言于嬛儿就再无影响了,以后也无人再敢提了。
甄母收拾好精神,立马着手安排教导嬷嬷的院落,并命人将嬷嬷的住所,再打扫干净。
甄嬛这里来的教导嬷嬷仍然是芳若姑姑,没有变动,就是不知是否跟剧中一样只讲些宫中的八卦,正经的礼仪却不教。
安宅
客厅里的八仙桌上摆着刚沏好的茶,容正陪着一位深棕宫装的嬷嬷说话,这位正是御前的芳兰姑姑,她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鬓边插着一支银质簪子,眼神锐利却又不失温和。
那宣旨太监走后,安陵容便请芳兰姑姑坐下喝茶,芳兰几番推辞,安陵容坚持,无奈只好应下。
安陵容没在剧中见过这个芳兰姑姑,不知道她的禀性如何,只能小心应对。
御前的嬷嬷,想必是胤禛派过来的,那自己可要好好表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