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清脆的门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屋内的沉寂,显得格外突兀。
餐桌上的四个人动作同时一顿。
李妍和李浩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搬来这里才几天,谁会来?
李国栋的心毫无征兆地往下一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攫住了他。
他放下筷子,站起身。
“谁啊?”他走到门边,隔着门板问道。
门外沉默了几秒,一个低低的、带着犹豫和沙哑的女声响起:“……是我。”
这个声音,像一根冰冷的针,瞬间刺穿了李国栋努力维持的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拧开了门锁。
门被拉开一道缝隙。
湿冷的空气裹挟着雨水的味道涌了进来。
门口站着两个人。
前面的是陈小雨。
才十六岁的年纪,却像被无形的重担过早地压弯了脊梁。
她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洗得发白的旧外套,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苍白的额角。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不大的、磨损严重的旧行李箱拉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那双曾经充满复杂情绪的眼睛,此刻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像蒙尘的玻璃珠,但在那疲惫深处,似乎又透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一点近乎绝望的、小心翼翼的清澈和期盼。
她整个人瘦得脱了形,像寒风里一株随时会折断的芦苇。
在她身后半步,站着一位穿着深蓝色制服、神情温和而带着职业性关切的中年女性,手里撑着一把伞,伞沿还在滴水——
是社工。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
客厅里,李妍和李浩也站了起来,走到李国栋身后,看到了门口的情景。
李妍的眉头紧紧皱起,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警惕和抗拒。
李浩的表情则复杂得多,惊讶、困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陈小雨的目光飞快地扫过李国栋身后的李妍和李浩,最后又落回到李国栋脸上。
那眼神里有乞求,有恐惧,有深不见底的羞惭,还有一种走投无路的孤注一掷。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被巨大的难堪堵住了喉咙。
几秒钟的死寂后,她终于鼓起残存的力气,声音低哑得几乎被雨声淹没:
“李叔叔……我……”她顿了一下,喉头滚动,艰难地吐出破碎的句子,“我没地方去了……”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不知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
她微微低下头,不敢再看任何人的眼睛,目光死死盯着自己湿漉漉的鞋尖。
“……我妈,”
她吸了一口气,声音更低了,带着一种麻木的颤抖,
“在那边……出事了。”
她没有具体说出事是什么——被捕?意外?还是别的更糟糕的情况?但这模糊的、带着不祥预感的几个字,已足够沉重。
社工适时地向前半步,声音温和而清晰:
“李先生您好,我是区青少年保护服务中心的社工,我姓王。我们接到一些情况,小雨目前确实……暂时没有合适的监护人和其他落脚点。她提到了您,所以我们带她过来,希望能和您谈谈,看看有没有暂时安顿的可能?”
社工的话像一道程序性的指令,打破了门口令人窒息的沉默。
李妍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上前一步,站到李国栋身边,声音因为压抑着情绪而有些发紧:
“爸!她……”
后面的话,在对上陈小雨那双写满绝望和哀求的眼睛时,竟一时卡住了。
李浩也皱紧了眉,他看向父亲,眼神里是清晰的顾虑和询问。
李国栋站在门口,成了目光交汇的焦点。门外的冷风夹着雨丝吹在他脸上。
他看到了小雨紧紧攥着行李箱拉杆的手在微微发抖,看到了她苍白脸上未干的湿痕,看到了社工眼中职业性的关切背后那份等待他决定的压力。
他也感受到了身后儿女无声的抗拒和担忧。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沉重得如同灌了铅。
医院轮椅扶手上那三个冰冷的刻字“对不起”,张淑芬浑浊的眼神,林晓梅最后消失时那张贪婪又扭曲的脸……无数碎片在脑海中翻涌、碰撞。
恨吗?怨吗?当然有。
这个女孩,她的母亲和外婆,几乎摧毁了他原有的一切。
然而,眼前这个站在冷雨里、瑟瑟发抖、眼神仓惶如惊弓之鸟的女孩,她又是谁?
她是那个在饺子里塞入“救命”纸条的孩子,是那个在作文本背面写满“都是假的”的孩子,是那个在法庭上播放录音、亲手撕开黑暗的孩子。
她是施害者的血脉,却也是那场漫长噩梦中最无助、最挣扎、最被扭曲的受害者之一。
她又能去哪里?
像一块被风暴撕扯下来的碎片,飘零无依。
一种沉重的疲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从李国栋的脚底蔓延上来,淹没了胸腔。这疲惫超越了恨,也超越了简单的怜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