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车队驶出Site-CN-19那戒备森严的大门,如同解除了束缚的洪流,汇入了福州市区同样显得有些空旷的道路。
正值午后,炽热的阳光透过大巴车宽大的车窗,将车内照得一片明亮,甚至有些晃眼。
车内异常安静,与来时宿舍区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几乎每个人都低着头,怀抱着自己的手机,屏幕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庞。
有的在飞快地打字,与即将分离的同事做最后的线上道别;有的则接通了加密线路,压低声音与远方的家人说着话,语气中充满了不舍与叮嘱;还有的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城市景象,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艾米丽靠在窗边,侧着头,安静地凝视着窗外。
福州市那一栋栋碧蓝的高楼、立交桥、街边店铺,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甩向身后,如同逝去的时光,无法挽留。
几缕金色的阳光穿透车窗,栖息在她细长的发丝间,勾勒出柔和的光晕;
另有几缕光线被她鼻梁上的镜片折射,化作一点冷冽的反光,让人看不清她眼底的真实情绪。
车队驶上通往机场的高速路,偶尔经过高架桥,能俯瞰到下方城市街道的景象。
可以看到零星的、涂着基金会徽标的装甲车依旧在巡逻,保持着最基本的警戒。
时间已过中午12点,基金会面向全城的午餐统一分配工作基本已经结束,街道上不见了早上那浩浩荡荡的军队和运输车队,恢复了某种近乎死寂的宁静。
只有偶尔几个身穿基金会统一制服的外勤特工身影,在街角巷尾出现,警惕地巡视着,预防可能突然发生的“失焦”事件。
一路无话,只有大巴车引擎平稳的轰鸣和空调系统送风的细微声响。
当大巴车队缓缓减速,最终平稳地停靠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某个被清空、戒严的专用区域时,许多沉浸在个人情绪中的人甚至还浑然未觉。
直到,车内安装的无线广播系统里,传来了一个清晰而熟悉的声音——是Dr. Hsiashih。
他显然也在某辆引导车上,并通过车队内部网络进行着统一指挥。
“同志们,机场到了。”
他的声音透过扬声器,将众人从沉思或通讯中惊醒,
“请携带好所有个人物品,有序下车。下车后,立即到指定候机厅集合。
基金会的专机预计十分钟后抵达本场上空,准备降落。我们的时间依旧很紧。”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手表或手机——12点50分!只剩十分钟!
一阵轻微的骚动在车厢内蔓延。
大家连忙起身,拿好随身背包,有序但迅速地依次下车。
李鸣和艾米丽也跟随人流,再次体验了一把“沙丁鱼”的感觉,挤下了大巴。
车底行李舱打开,众人又是一阵忙乱,寻找、提取自己的行李箱。
瞬间,机场这片专用区域再次被密集的“咕噜咕噜”声所淹没。
七百人拖着行李,如同迁徙的洪流,在特遣队员的引导下,向着不远处一个明显被临时征用、同样有基金会武装人员把守的候机厅涌去。
候机厅内,空间宽敞,设施齐全,但此刻显然无法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研究员们各自找座位坐下,或者干脆就靠着墙壁、行李箱站立。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候机厅巨大的落地窗外,死死地盯着远处北方的天空,试图从那片蔚蓝中搜寻到即将承载他们远行的钢铁巨鸟的身影。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永远不会在北方的蓝天上看到基金会的专机了…
因为飞机是从南边飞来的
ヽ(*≧ω≦)?
“看!南边!在南边!”
眼尖的人突然指着相反的方向大喊起来。
所有人猛地转头,视线齐刷刷地射向南方天际!
只见远方的云层之下,首先出现了三个细小的、正在快速移动的黑点。
随着距离的拉近,黑点迅速放大,显现出大型飞机的轮廓。
而更让人心跳加速的是,在这三架大飞机的下方、侧方,赫然又出现了更多、更灵巧的黑点!
“一、二、三…六!一共九架!三架大的,六架小的!”
有擅长目视的研究员立刻数了出来。
“我靠!战斗机!是战斗机伴飞!”
另一个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喊道,瞬间点燃了整个候机厅的气氛!
“什么?战斗机护航?!”
“真的假的?这排场也太大了吧!”
“快看!越来越近了!”
众人闻言,立马起身,不断的往航站楼的玻璃幕墙靠近,还好玻璃幕墙前有围栏挡着,不然高低得有一两个人干碎玻璃,然后掉下去。
只见南方的天空中,三架体型庞大的飞机正保持着标准的航行编队,沉稳地向着机场方向飞来。
它们的机身涂装并非寻常航空公司的样式,而是纯粹的哑光白色,在阳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