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
木屋里鼾声依旧。窗外,寒风卷着零星的雪花,敲打着脆弱的窗纸,发出“沙沙”的轻响。
陈平的整个世界,却都凝聚在了眼前这本巴掌大小的蓝色封皮线装书上。
他没有急着去修炼,甚至没有立刻通读。他只是借着那豆大的昏黄灯火,如同品鉴一件绝世古董,先从这本书的“形”开始看起。
书的纸张是外门最常见的那种粗制竹纸,边缘因常年翻动而起了毛。封面上“涓流诀”三个字是用普通的松烟墨所写,笔迹工整,却在收笔处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年轻人的锐气。
他翻开内页,里面的字迹与封面如出一辙。显然,这并非宗门发放的刻本,而是那位年轻弟子亲手抄录的。
陈平的心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赠予者”,生出了一丝莫名的共鸣与感怀。他仿佛能看到,在无数个与他此刻相似的夜晚,另一个年轻人也曾在这孤寂的宗门底层,满怀着对长生的渴望,一笔一画地抄录下这部或许是他全部希望的功法。
他压下心中的杂念,将心神完全沉浸到了书页的字里行间。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夫涓流者,不争先,不抢渡,唯以恒,穿坚石,汇江海……”
开篇的这几句总纲,没有半分杀伐之气,也没有丝毫霸道之意。它所讲述的,是一种至柔、至韧、至持之以恒的“水”之道。
这功法中所蕴含的“不争”与“求存”之道,竟与陈平自身的“苟”道哲学不谋而合。
他一页页地往下读。
《涓流诀》是一部极为完整、却也极为普通的外门基础功法。从炼气一层到九层,每一层的行气路线、吐纳心法以及可能遇到的关隘,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它不像陈平那半卷《青囊吐纳诀》,专注于吸收草木生机,追求的是“温养”与“生发”。
《涓流诀》讲究的是“积蓄”与“打磨”。它教导修行者如何去感知、牵引天地间最常见也最温和的水属性灵气,如涓涓细流一般引入体内,然后再用水磨工夫,日复一日地去冲刷、淬炼自己的经脉与丹田。
这部功法修行速度必然极其缓慢,在那些追求速成的天才弟子眼中,恐怕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但对于将“活得久”视为第一要务的陈平而言,这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稳妥”与“根基扎实”,却让他如获至宝。
他一口气将整本功法从头到尾通读了三遍,每一个字、每一条经脉路线都深深刻入了脑海。
然后,他闭上眼,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是放弃自己修炼了近三年、根基已成的《青囊吐纳诀》,改修这部虽然完整、却要从头开始的《涓流诀》吗?
《青囊吐纳诀》属“木”,他体内的真气早已带上了生生不息的木属性特质。而《涓流诀》属“水”。
属性不同,功法路线更是南辕北辙。若是强行改修,轻则真气冲突、经脉受损;重则走火入魔,修为尽废。
可若不改修,《青囊吐纳诀》前路已断,他将永远被困在炼气二层的门槛之前,再无寸进。
这是一个两难的绝境。
然而,换做任何寻常弟子都将心乱如麻的绝境,却未能让陈平的脸上出现半分焦躁。
他那双在黑暗中依旧清亮的眼睛缓缓睁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功法的艰难,而是在那间废弃仓库里看到的那几页、被他亲手补缀起来的《常见灵草图谱》。
图谱的开篇,有一幅他早已熟记于心的、最基础的五行相生相克图。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那幅图上,代表着“水”的玄黑与代表着“木”的青绿之间,那一道清晰无比的、代表着“相生”的连接线上。
水生木。
一个石破天惊的、在任何修仙者看来都近乎于“疯癫”的念头,在他的心中悍然成形。
为何要“二选一”?
为何,不能“两者皆要”?
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不是要同时修炼两种功法,那纯属自寻死路。
他要做的,是“转化”与“滋养”!
他体内的木属性真气是他的“根”,是他两年苦修的成果,绝不能放弃。但这棵“树”如今已停止了生长。
而《涓流诀》,便是他找到的“活水”之源!
他可以用《涓流诀》去汲取、炼化外界的水属性灵气,然后再将这股水属性的“活水”小心翼翼地引导来“浇灌”自己体内的那棵“木”!
以水养木,让自己的根基变得更为粗壮、更为坚韧、更为纯粹!待到“木”之根基壮大到极致,或许便能自行推演出后续的功法,一举冲破瓶颈!
这个想法无比大胆,也无比凶险。两种不同属性的真气在体内交汇,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但这,是唯一的一条能让他不废弃根基、又能继续前行的道路。
陈平从床铺底下摸出一小截烧剩下的木炭。
在这间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黑暗木屋里,他以坚硬的床板为纸,在那昏黄的豆灯光晕下,开始一笔一画地绘制着两套截然不同的真气运行路线图。
然后,他指间的木炭划下一道微颤却又无比坚定的轨迹,在那两条永不相交的“河流”之间,搭建起了第一座名为“水生木”的桥梁。
他不知道这条前无古人的路通往的究竟是长生,还是万劫不复。
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被动捡拾前人牙慧的拾荒者。
他成了为自己开路的第一人。
喜欢修仙?先活下来再说!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修仙?先活下来再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